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8-2019學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一(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5 9:0:18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主 角
    陳彥
          茍老師把第三遍妝化完的時候,還是不滿意,但時間已不允許再畫了。他就提了眉,包了大頭,穿了行頭。要不是知道他性別的人,還真看不出這是男扮女裝呢。
          易青娥知道,茍老師為演這兩折戲,幾個月瘦下來幾十斤,不僅天天演練,而且還節(jié)制了飲食,甚至還用吃大黃拉肚子的方式,把腹部朝下拉,直減到現(xiàn)在二尺二的腰身。他臉上,過去是緊繃油光水滑的,自打瘦起腰身來,皮膚就慢慢塌陷了,所以在化妝時他就不那么滿意自己了。他一直在嘆息:這老臉,對不起李慧娘,對不起觀眾,尤其是對不起當年看過他戲的老觀眾了。
          正式開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漢老婆子,到后臺化妝室來,要看茍存忠,說他當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觀眾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糧,也要買票看慧娘”。但茍老師有交代,說在他沒演完以前,任何人都不見。化完妝穿好行頭,茍老師就一個人面對墻壁,安靜下來,一句話不說了。
          演出終于開始了,易青娥到門口看,觀眾特別多,連過道都站滿了人。都在說,當年住在五福戲樓,連演了三個月李慧娘的茍存忠,今晚又披掛上陣,唱慧娘來了。易青娥也為她師父驕傲著。這么多年過去了,竟然還有這些老觀眾深深記著師父。
          在一聲長長的鬼的嘆息聲中,師父終于出場了。
          師父穿著一身白衣服,披著一件長長的白斗篷,飄飄蕩蕩地來到了人間。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訴說,在尋找。突然間,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師父與李慧娘之間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還是她了。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飄飄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別、年齡的隔膜,將一個充滿了仇恨與愛憐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憐了。就在慧娘面對凄凄寒風、無依無靠地瑟瑟發(fā)抖著,一點點蜷縮著身子時,茍老師使用了一個“臥魚”動作。這個動作要求演員必須有很好的控制力,是從腿部開始一點點朝下臥的。易青娥練這個動作整整三 年,才能用三分鐘完成。而一般沒有功夫的,幾十秒鐘都堅持不下來。茍老師平常是能用兩分鐘朝下臥的,可今天,也許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數(shù)到110時,他終于撐不住,全臥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雙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燈光處理得及時,立即切暗了。盡管如此,劇場里還是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易青娥明顯感到,師父今晚的力氣,是有些不夠用了。但他一直控制得很好。她知道,他是要把最好的力道,用在最后那36口“連珠火”上的。今晚,師父特意要求她在側臺仔仔細細地看著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口火吐出來,她都要認真研究師父的氣息、力量,以及渾身的起伏變化。她覺得她比平常任何時候學的東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頓開、點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師父一步步將演出推向高潮時,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戲的啟蒙。她甚至突然覺得,自己是能成一個好演員,成一個大演員的。
          終于師傅開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36口“連珠火”。師父依舊控制著氣力,一口,兩口,三口,四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強,直到“連珠火”,將賈似道和賈府全部變成一片火海!
          繼而,天地澄靜,紅梅綻開。
          觀眾的掌聲已經將樂隊的音樂聲全都淹沒了。鼓師幾乎使出渾身解數(shù),將大鼓、大鑼全都用上了,可觀眾的掌聲,還是如浪濤一般,滾滾擁上了舞臺。
          就在臺上賈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掙扎時,茍老師被人攙扶下來了。易青娥發(fā)現(xiàn),師父已經使完了人生最后一點力氣,奄奄一息了。劇團團長急忙過來,幫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茍老師渾身顫抖著在呼喚:青娥,青娥……
    “師父,師父,我在這里,我在這里。”易青城緊緊抓著師父的手。
          茍老師抖抖索索地摸著她的手說:“娃,娃,師父……可能不行了。記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記住比例……”
          在說比例的時候,茍老師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貼上去。茍老師輕聲給她說:“十斤松香……拌……拌二兩半……鋸末灰。鋸末灰要……柏木的。炒干……磨細……”
          勉強說完這些話,茍老師就吐出一口血來。
          舞臺監(jiān)督喊:“咋辦?底下觀眾喊叫要茍老師謝幕呢?!?br />      團長說:“謝不成了,快關幕?!薄岸疾蛔撸谙旅婧澳??!?br />      只見茍老師身子動了動,意思是要起來,但又起不來了。
          團長就緊急決定說:“青娥,你跟舞臺監(jiān)督一起把你師父抬上去?!?br />      易青娥跟舞臺監(jiān)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見,觀眾熱浪一般,在朝舞臺上狂喊著。被他們抬上去的茍老師,靜靜靠在太師椅上,一動不動。
          那一剎那間,她反應過來:茍老師,已經不在人世了。
    (《人民文學》2017年第11期,有刪節(jié))(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年觀眾到后臺化妝室來看茍存忠,說他扮演的李慧娘,把好多觀眾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糧,也要買票看慧娘”,顯示了茍老師的演技精湛。
    B.作者從易青娥的視角描寫茍老師,既寫出茍老師演出受到觀眾喜愛,又寫出茍老師對自己扮相精益求精,對演出竭盡全力,增加了真實感。
    C.“觀眾的掌聲已經將樂隊的音樂聲全都淹沒了?!€是如浪濤一般,滾滾擁上了舞臺”這句,使用比喻和襯托的技巧展現(xiàn)了觀眾對茍老師的熱愛。
    D.茍老師表演36口“連珠火”,“天地澄靜,紅梅花開”,這是演出高潮,也是他生命的綻放,說明他的藝術生命達到了極致,再無后人可以做到。
    (2)茍老師的死在前文作了哪些鋪墊?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3)茍老師在生命最后一刻才將松香粉的配方比例輕聲告訴易青娥,這樣的情節(jié)構思有什么好處?請結合全文探究。

    組卷:10引用:4難度:0.5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 2.閱讀下面《鄉(xiāng)土中國》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我們說鄉(xiāng)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xiāng)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xiāng)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糠N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城里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xiāng)下人,但是鄉(xiāng)下,“土”是他們的命根。農業(yè)和游牧或工業(yè)不同,它是直接取資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yè)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里的莊稼行動不得,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fā)生的。直接靠農業(yè)來謀生的人是粘著在土地上的,這是鄉(xiāng)土社會的特性之一。我們很可以相信,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tài),遷移是變態(tài)。大旱大水,連年兵亂,可以使一部分農民拋井離鄉(xiāng);即使像抗戰(zhàn)這樣大事件所引起基層人口的流動,我相信還是微乎其微的。
    (節(jié)選自費孝通《鄉(xiāng)土本色》)      我在上一篇里說明了鄉(xiāng)土社會的一個特點就是這種社會的人是在熟人里長大的。用另一句話來說,他們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見面的。
    (節(jié)選自費孝通《文字下鄉(xiāng)》)      歷世不移的結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長大,而且還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長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極長時間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們在這地方混熟了,他們的經驗也必然就是子孫們所會得到的經驗……他們個別的經驗,就等于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不斷累積,只需老是保存。
    (節(jié)選自費孝通《再論文字下鄉(xiāng)》)      家族雖則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類學上的說法,氏族是一個事業(yè)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為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具有政治、經濟、宗教等復雜的功能。我們的家也正是這樣。我的假設是中國鄉(xiāng)土社會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親屬的倫常去組合社群,經營各種事業(yè),使這基本的家,變成氏族性了。一方面我們可以說在中國鄉(xiāng)土社會中,不論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來擔負;另一方面也可以說,為了要經營這許多事業(yè),家的結構不能限于親子的小組合,必須加以擴大。而且凡是政治、經濟、宗教等事務都需要長期綿續(xù)性的,這個基本社群決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臨時的。家必須是綿續(xù)的,不因個人的長成而分裂,不因個人的死亡而結束,于是家的性質變成了族。氏族本是長期的,和我們的家一般。我稱我們這種社群作小家族,也表示了這種長期性在內,和家庭的臨時性相對照。
          中國的家是一個事業(yè)組織,家的大小是依著事業(yè)的大小而決定的。如果事業(yè)小,夫婦兩人的合作已夠應付,這個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業(yè)大,超過了夫婦兩人所能擔負時,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個大家里。這說明了我們鄉(xiāng)土社會中家的大小變異可以很甚。但不論大小上差別到什么程度,結構原則上卻是一貫的、單系的差序格局。
    (節(jié)選自費孝通《家族》)(1)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由于歷世不移,在鄉(xiāng)土社會生活的人大多相熟。
    B.由于歷世不移,每代人的生活環(huán)境都大體相似。
    C.由于歷世不移,祖先的有效經驗可以世代重復。
    D.由于歷世不移,個人要為家族去經營各種事業(yè)。
    (2)下列對中國鄉(xiāng)土社會中“家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家族可以擔負的社會功能,不僅限于生育。
    B.家族的結構,可以從親子擴大到鄰里鄉(xiāng)親。
    C.家族的大小,取決于它擔負的事業(yè)的大小。
    D.家族無論大小,原則上是差序格局的結構。
    (3)《鄉(xiāng)土中國?鄉(xiāng)土本色》選段分別從哪些方面證明“鄉(xiāng)下人土氣”?請有角度有內容地概括說明。

    組卷:15引用:2難度:0.5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答題。
    材料一:
          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知識產權是加快動能轉換、結構優(yōu)化的重要支撐。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fā)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要順利跨越這個關口,就必須激發(fā)出創(chuàng)新這個第一動力,走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道路;就必須“倡導創(chuàng)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保護、運用”。我們要進一步發(fā)揮好知識產權的技術供給和制度供給的雙重作用,通過加強知識產權的創(chuàng)造和運用,不斷為實體經濟發(fā)展注入新動力;通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公正、開放透明的市場環(huán)境。(摘編自社論《播撒創(chuàng)新種子,守護創(chuàng)新中國——寫在2018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啟動之際》,《中國知識產權報》2018年4月20日)材料二:

    材料三:
          繼山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相繼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大學冶金與環(huán)境學院科研團隊的“電化學脫嵌法從鹽湖鹵水提鋰”技術專利,成功轉讓給一家科技公司,許可使用費超過1億元。雙方將共同組建平合公司,由平臺公司具體負責專利的產業(yè)化,長期以來,我國高??蒲袆?chuàng)新工作偏重基礎理論研究,擁有深厚研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未能將智力資源轉化成市場價值,根據市場發(fā)展趨勢探尋科技創(chuàng)新方向、不斷更新升級科技創(chuàng)新思路,正是提升專利質量、實現(xiàn)專利市場價值的核心之義。
          201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打破高??萍汲晒D化藩籬,鼓勵高校對特有的科研成果采取轉讓、許可等方式進行轉移轉化,對高校以實踐為導向的科技創(chuàng)新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摘編自王廉等《創(chuàng)新為市場,轉化顯效益》,《中國知識產權報》2017年9月29日)
    材料四:
          在科技成果轉化的實際過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些障礙。首先,科技成果與企業(yè)需求脫鉤的矛盾長期存在。大學科研工作與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在目標、路徑、組織方式、評價標準及環(huán)境要求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因此高校的成果很難迅速轉化成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其次,成果轉化的機制不暢,高校傳統(tǒng)體系是為了適應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而設計制訂的,對于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等社會服務方面的需求,現(xiàn)有體系在機構設置、管理制度、激勵機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摘編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萍汲晒D化模式新探索》)
    (1)下列對材料二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2011到2013年,科研單位遭遇侵權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較為明顯,但2014年有微小回升,2015年則回落至8.4%。
    B.2015年企業(yè)和高校遭遇侵權的比例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總體侵權比例也略有反彈;而2016年各項侵權比例均呈下降態(tài)勢,總體遭遇侵權比例為10.7%。
    C.2012至2016年間,比例一直下降的僅有個人遭遇侵權這一項,企業(yè)、高校、科研單位以及總體這四項數(shù)據,均有回升的現(xiàn)象發(fā)生。
    D.專利侵權總體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當然,我國專利數(shù)量的快速增長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專利侵權的比例。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只有大力倡導創(chuàng)新文化,提高全社會的創(chuàng)新意識,增加知識產權的技術供給,才能夠形成全民尊重知識、誠信守法的社會風尚。
    B.根據市場發(fā)展趨勢判斷科技創(chuàng)新方向,充分考慮、合理安排成果轉化中企業(yè)方的利益訴求,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大學科研工作的價值。
    C.隨著高校的科研團隊與企業(yè)共同合作的創(chuàng)新路徑日益受到重視,一些科技成果正被逐漸轉化為可以實現(xiàn)市場價值的高質量專利。
    D.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養(yǎng)的管理制度、評價標準等方面的不足,導致科研成果無法直接轉化成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和新產品。
    (3)促進高??萍汲晒D化需要哪些相關方協(xié)作?簡述各方所起的作用。

    組卷:11引用:23難度:0.7

二.古詩文閱讀(44分)(一)文言文閱讀(27分)

  • 4.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古之圣王為宮室,為宮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潤濕,邊足以御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寡,宮墻之高足以別男女之禮。”僅此則止,凡費財勞力,不加利者,不為也。役,修其城郭,則民勞而不傷;以其常正,收其租稅,則民費而不。是故圣王作為宮室,便于生,不以為觀樂也;作為衣服帶履,便于身,不以為辟怪也。故節(jié)于身,誨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財用可得而足。
          當今之主,其為宮室則與此異矣。必厚作斂于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為宮室臺榭曲直之望、青黃刻鏤之飾。為宮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財不足以待兇饑,賑孤寡,故國貧而民難治也。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也,當為宮室不可不節(jié)。
          古之圣人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腹而已矣。故其用財節(jié),其自養(yǎng)儉,民富國治。
          今則不然,厚作斂于百姓,以為美食芻豢、蒸炙魚鱉,大國累百器,小國累十器,前列方丈。目不能遍視,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為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雖欲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jié)。
          古之民未知為舟車時,重任不移,遠道不至,故圣王為舟車,全固輕利,可以任重致遠,其為用財少,而為利多,是以民樂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勞而上足用,故民之。
          當今之主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皆已具必厚作斂于百姓以飾舟車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女子廢其紡織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離其耕稼而修刻鏤,故民饑。人君為舟車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饑寒并至,故為奸邪。奸邪多則刑罰深,刑罰深則國亂。君實欲天下之治而其亂,當為舟車不可不節(jié)。
    (取材于《墨子?辭過》)(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則民費而不 ?。豪Э?/td>
    B.強體腹而已矣 適:使……安適
    C.故民 歸:歸附
    D.君實欲天下之治而其亂 惡:罪惡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當今之主∕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皆已具∕必厚作斂于百姓∕以飾舟車∕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
    B.當今之主∕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皆已具∕必厚作斂于百姓∕以飾舟車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
    C.當今之主∕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皆已具必厚作斂于百姓∕以飾舟車∕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
    D.當今之主∕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皆已具∕必厚作∕斂于百姓以飾舟車∕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
    (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圣王建造宮室時,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為了美觀和享樂。
    B.當今之主講究宮室曲折多姿和裝飾華美,左右的人也都紛紛效法。
    C.當今之主以為芻豢、魚鱉才是真正的美食,實際上吃不到。
    D.墨子反對當今之主追求舟車的華美艷麗,提倡儉樸節(jié)用的風尚。
    (4)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故節(jié)于身,誨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財用可得而足。
    ②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勞而上足用,故民歸之。

    組卷:17引用:8難度:0.6

(二)古代詩歌閱讀

  • 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
    病后登快哉亭
    賀  鑄
    經雨清蟬得意鳴,征塵斷處見歸程。
    病來把酒不知厭,夢后倚樓無限情。
    鴉帶斜陽投古剎,草將野色入荒城。
    故園又負黃華約,但覺秋風發(fā)上生。
    【注釋】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東南。本詩是詩人任職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黃華:菊花。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以鳴蟬起興,點明鄉(xiāng)愁的主旨?!暗靡狻倍?,既寫出了蟬鳴的神態(tài),又微露了詩人的欣羨之情。
    B.頷聯(lián)言近旨遠,字面上只寫了病后,卻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寫了夢后,實則暗示出曾有數(shù)次的思鄉(xiāng)夢。
    C.頸聯(lián)虛寫,烏鴉帶引斜陽光芒投進古寺,小草帶引野外景色進入荒城,一“帶”一“將”,景色融合自然。
    D.尾聯(lián)“秋風發(fā)上生”幾字,用語新穎奇警,不落陳腐,不僅意指鬢發(fā)的斑白,而且秋風蕭蕭,又給人以冷的感覺。
    (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遠,本詩與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營造和章法結構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組卷:115引用:26難度:0.2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

  • 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離騷》中寫要學習古代圣賢保持清白而獻身正道的詩句是:
     
    ,
     
    。
    (2)《離騷》中多用比興的手法,其中
     
    ,
     
    兩句就是詩人以自己用荷裝飾的衣著來比自己的美德。
    (3)《琵琶行》中用聽眾在演奏結束后的反應和江邊自然景色來側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
     
    。

    組卷:0引用:1難度:0.9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7.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h2>

    組卷:5引用:6難度:0.9
  • 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組卷:73引用:7難度:0.8
  • 9.許多成語源自《論語》,給人以豐富的教益。下列對相關成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51引用:5難度:0.7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劇本殺”和“密室逃脫”,是近年來興起、頗受年輕人歡迎的沉浸式文旅項目。所謂“沉浸式”,就是以增強體驗感、代入感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 ①
     
    ,用戶對沉浸式、體驗式文化產品需求不斷增強,沉浸式體驗產品和項目成為進一步拉動文化消費的新業(yè)態(tài)。
          短短幾年時間,沉浸產業(yè)在政策支持和技術推動下發(fā)展迅猛。不過,沉浸產業(yè)總體還處在發(fā)展初期,②
     
    。近期,有關部門發(fā)出《通知》,針對劇本殺、密室逃脫等經營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明確了監(jiān)管要求和責任,提出了規(guī)范底線,將有力促進行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
          但對沉浸產業(yè)來說,光有規(guī)范還不夠。創(chuàng)意不足、文化體驗感弱是沉浸式體驗項目當前面臨的最大瓶頸。很多項目沒有根據實際情況挖掘歷史文化內涵來打造獨特 IP,而是簡單進行內容拼湊和劇情嫁接,項目同質化很高。還有的項目僅僅運用科技手段一味炫酷,③
     
    ,實則內容空洞。一個沒有故事情節(jié)和情感共鳴的劇本,很難讓消費者有好的體驗及產生文化沉浸,也一定沒有良好的復游率。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0 個字。

    組卷:38引用:3難度:0.7
  • 11.宋江在潯陽樓上倚闌暢飲,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作了《西江月》,又寫了四句詩,其中的后兩句是“他時若遂凌云志,
     
    !”

    組卷:1引用:1難度:0.9

四、寫作(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個,按要求作答。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曾經,中國人壽命短、體質差,甚至有很多人因吸食鴉片而精神渙散、萎靡不振,被稱為“東亞病夫”,何其屈辱,讓人為國家憂、為民族慮。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中國人的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不斷提升,同時中國人積極進取、奮力追夢的昂揚姿態(tài)帶動了中國的崛起,也讓世界驚嘆。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每逢開學軍訓,一群身著綠軍裝的學子們暈倒、病倒的事不在少數(shù);
          學校常規(guī)體能測試中,視長跑為“噩夢”的亦不在少數(shù);假期,宅在家中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不能自拔者亦不在少數(shù);自得于“喪文化”的戲謔,卻不敢鼓起勇氣掃除“精神霧霾”的亦不在少數(shù)……
          對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和認識,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圣地亞哥是誰?是那自言自語、自我鼓勵、自我解嘲、自我塑造的老頭兒。整部《老人與?!肪褪鞘サ貋喐绲男撵`成長史,靠著一句句自我對話,他成為文學史上的“硬漢”。比如“我還有……我還有……我還有……”,簡單的三個字,不簡單的言語,塑造了不簡單的生存方式。
          “我還有……”,這是一道填空題,也是一道選擇題,叩問我們每一個人;這是青年面對困境的一種思維,亦是學子抵擋風雨的異樣姿態(tài)。
          請以“我還有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4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