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5年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中學、溧水高級中學兩校高考語文聯考試卷(4月份)

發(fā)布:2025/7/5 6:0:17

一、(一)現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修辭立其誠(節(jié)選)
    張岱年
          ①“修辭立其誠”,是《易傳?文言》的一句話。這句話雖然是兩千年以前講的,現在仍應加以肯定,仍應承認這是發(fā)言著論寫文章的一個原則?!傲⑵湔\”即是堅持真實性。誠者,實也,真也。現代所謂真,古代儒家謂之為“誠”。
          ②“立其誠”可以說包括三層含義:一是名實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③名實一致即是言辭或命題與客觀實際的一致。一般言辭的內容包括許多命題。哲學命題與科學命題都是表示客觀事實或客觀規(guī)律的。哲學命題與科學命題都可稱為理論命題,理論命題符合于客觀實際,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學不是表示客觀事實或客觀規(guī)律的,然而也必須對于事物現象的本質有所顯示,才能夠感動人心。
          ④言行一致亦即理論與實踐一致,思想與行動一致。淺言之,即一個人的言論與他的行為一致;深言之,即學說理論與社會實踐一致。古語說“聽其言而觀其行”,聽一個人的言論還要看他的行為是否符合他的言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與社會實踐相符合的,才能稱為真理。
          ⑤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說的與心中所想的應該一致。   ,是最明顯的不誠?!靶揶o立其誠”,首先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
          ……
          ⑥“修辭立其誠”,包含端正學風的問題。據《漢書?儒林傳》記載,齊詩的經師轅固曾對公孫弘說:“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彼^曲學阿世即是嘩眾取寵,曲解經典的原義以討好于時尚,也就是背離了原則而順風轉舵,這就違反了追求真理的學術宗旨?!靶揶o立其誠”應是端正學風的首要準則。漢代經師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則,我們今天則應強調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材料二
    論誠意
    朱自清
          ①誠意是品性,卻又是態(tài)度。從前論人的誠偽,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養(yǎng);品性的表現出于自然,是整個兒的為人。說一個人是誠實的君子或詐偽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跡總算帳。君子大概總是君子,小人大概總是小人。不過一個社會里,這種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這兩界之間。所謂浮沉,是說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偽的時候。這也是出于自然。還有一層,這些人對人對事有時候自覺的加減他們的誠意,去適應那局勢。這就是態(tài)度。態(tài)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來;一個誠實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時候,也會撒個謊什么的。態(tài)度出于必要,出于處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這種必要的。這是“世故人情”的一個項目。有時可以原諒,有時甚至可以容許。
          ②但是一般人似乎太嚴格了一些。照他們的看法,不誠懇無誠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輕人看社會上的人和事,除了他們自己以外差不多盡是虛偽的。這樣用“虛偽”那個詞,又似乎太寬泛了一些。這些跟老先生們開口閉口說“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同樣犯了籠統(tǒng)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將品性和態(tài)度混為一談。誠實的品性確是不可多得,但人孰無過,不論那方面,完人或圣賢總是很少的。
          ③人與人事與事之間各有分際,言行最難得恰如其分。誠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際不同,無妨斟酌加減點兒。種種禮數或過場就是從這里來的。有人說禮是生活的藝術,禮的本意應該如此。日常生活里所謂客氣,也是一種禮數或過場。有些人覺得客氣太拘形跡,不見真心,不是誠懇的態(tài)度。這些人主張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嘗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見生人就如此這般,就有點野了。即使熟人,毫無節(jié)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婦算是熟透了的,有時還得“相敬如賓”,別人可想而知。總之,在不同的局勢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誠意,客氣也可以表示誠意,不過誠意的程度不一樣罷了。客氣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誠意太多;誠意太多,誠意就太賤了。
          ④看人,請客,送禮,也都是些過場。有人說這些只是虛偽的俗套,無聊的玩意兒。但是這些其實也是表示誠意的??偟眯睦镉羞@個人,才會去看他,請他,送他禮,這就有誠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數,時間的長短,請作主客或陪客,送禮的情形,只是誠意多少的分別,不是有無的分別。看人又有回看,請客有回請,送禮有回禮,也只是回答誠意。古語說得好,“來而不往非禮也”,無論古今,人情總是一樣的。有一個人送年禮,轉來轉去,自己送出去的禮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覺得虛偽無聊,當作笑談。笑談確乎是的,但是誠意還是有的。
          ⑤人為自己活著,也為別人活著。在不傷害自己身份的條件下顧全別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誠懇,有誠意。這樣寬大的看法也許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興趣些。西方有句話:“人生是做戲?!弊鰬蛞矡o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蜌獾鹊纫欢ㄓ腥擞X得是做戲,可是只要為了大家好,這種戲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誠懇、誠意也未必不是戲。現在人常說,“我很誠懇的告訴你”,“我是很有誠意的”,自己標榜自己的誠懇、誠意,大有賣瓜的說瓜甜的神氣,誠實的君子大概不會如此。不過一般人也已習慣自然,知道這只是為了增加誠意的分量,強調自己的態(tài)度,跟買賣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兒。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著局勢斟酌加減他們的誠意,變化他們的態(tài)度;這就不免沾上了些戲味。
    (原載1941年1月5日《星期評論》第8期,有刪節(jié))(1)填入材料一第⑤段橫線內的句子,最恰當的一項是
     

    A.如果表里不一致,必然說假話
    B.所謂說假話,就是表里不一致
    C.如果口說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卻是另一套,是謂說假話
    D.所謂說假話,就是口說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卻是另一套
    (2)材料二說“一般人似乎將品性和態(tài)度混為一談”,以下例子不是其證據的一項是
     

    A.年輕人看社會上的人和事,除了他們自己以外差不多都是虛偽的。
    B.有些人覺得客氣太拘形跡,不見真心,不是誠懇的態(tài)度。
    C.有些人認為“看人,請客,送禮”只是虛偽的俗套,無聊的玩意兒。
    D.現在人常說,“我很誠懇的告訴你”,“我是很有誠意的”。
    (3)下面對兩則材料中論證特點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兩則材料都運用了典型的并列式論證結構,論證思路清晰縝密。
    B.兩則材料都運用了舉例和引用的論證方法,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C.兩則材料都用了對比論證,材料一側重古今對比,材料二側重中外對比。
    D.兩則材料的論證語言風格不同,材料一更活潑生動,材料二更嚴肅莊重。
    (4)材料一中說:口中所說的與心中所想的應該一致。材料二中說:一個誠實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時候,也會撒個謊什么的。由此來看,兩則材料對“誠”的主張有什么不同?
    (5)材料二圍繞“誠意”展開議論,請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組卷:32引用:11難度:0.7

(二)現代文閱讀Ⅱ

  • 2.閱讀下面內容,完成各題。
    消失的原野
    劉長春
          故鄉(xiāng)的小路是抵達記憶的通道。在我的記憶中,那可是一望無際的一片原野。春天的時候,藍格瑩瑩的天空下,總讓人不由自主地走向田野,一抬眼是碧綠、碧綠、碧綠。微風吹過,莊稼搖曳,又像抖動一面巨大的起伏不已的織錦,綿綿延延波波動動一直到看不見的地平線。大地中間有一條河流貫通整個平原,河網縱縱橫橫,仿佛是一根長藤,曲曲彎彎地伸向遠方,在長藤的四周又長出大小參差的針絡,把清清流水送入田壟。綠野千頃,碧水長流,梧桐更兼細雨,綠了楊柳,紅了櫻桃。然而,詩人可是另一種眼光,道是“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到了秋天,澄江兩岸的“黃巖蜜橘”流光溢彩,若是走進橘林,登上采橘的梯子,“朱實摘時天路近”——似乎可以攬月摘星,通天之路近在眼前。可是,卻也有人這樣著眼:“故溪黃稻熟,一夜夢中香?!睅追L雨,一場勞作,置身無邊無際的翻滾著金色的稻浪,誰不心醉?等待開鐮的農家連睡夢都飄散著米飯的清香哩。
          收割的季節(jié)走得有前有后。當原野被收拾得干凈利落一片坦蕩的時候,我常常與少時的朋友相約,走出家門躺在那片土地上,海闊天空地神聊,有時也會吟詠這樣的詩句:“朝東西眺望沒有邊際,朝南北眺望沒有頭緒;地面,從東到西究竟有多少寬?從南到北又有多少長?”然后收攏了野馬的韁繩,讓遐想回到現實。遠處,便可見到逶迤的山岡,山岡上的楓葉紅了。忽然想到:高山是個女人頭,一頭青絲,插滿紅花;土地是張女人臉,不施粉黛,素面朝天。貼著她堅實的胸脯,聞著秸根與泥土混合的馨香,我們就好像躺在母親的懷里,溫暖踏實而無憂無慮。從少年走向中年,從故鄉(xiāng)走向天涯。不管你走得多久、多遠,記憶的犁鏵總要翻耕著故園的土地。是??!
          人與土地的依戀是兒子對母親的依戀。
          人與土地的關系是生命與本源的關系。
          昨夜又做一夢,回到了故鄉(xiāng)。那從泥土深處散發(fā)出的原野的清香,那干稻草熊熊燃起的晚炊的濃情,霎時一起涌到眼前、鼻中、心里。我從小鎮(zhèn)的老屋走出來,走過一座像老人駝背似的石拱橋,再走過黑瓦白墻、竹籬茅舍的幾處農家,很快就迷失在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原野。左邊,鋪開萬頃綠苗;右邊,延伸無盡碧浪。天蒼蒼,野茫茫,無論從哪一個方向都走不到邊際,找不到回家的路。這時,天快放亮了,曉風殘月,幾聲鳴啼,卻驚醒一簾幽夢……慢慢地檢點夢境,似夢,又非夢,是夢非夢的緣由,是因為心里打著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于故鄉(xiāng)的情結。在故鄉(xiāng)中尋找故鄉(xiāng)的人,也許都會發(fā)現:少時的“今天”已經被歲月的魔箱變成了“昨天”,即使回到故鄉(xiāng)也難以找尋往昔故鄉(xiāng)的模樣了。就說我記憶中的那一片原野吧,各種各樣的建筑把它分割得零零碎碎,再也難以見到它天寬地闊的襟懷。眼前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高樓,從四面八方蠶食著良田,遮住了遠處的山岡。最早的金曦,最晚的落霞,現在都讓水泥構建的叢林占了先。高樓阻擋了視線,隔斷了眺望,再也難睹昔日想象中不老青山的姿容。所有悲悲喜喜的心情如同褲腿上的塵埃都靜靜地掉入故鄉(xiāng)的大地,只有歸于記憶中才能重逢的一叢往事,留給我這種多情者空作傷懷的憑吊。
          老作家林斤瀾曾于八十年代末重訪我的故鄉(xiāng),既不見流水潺潺、稻麥青青,也不見金浪滾滾、炊煙裊裊。緘默不語的土地上,他看見了什么呢?他這樣寫道:“壓抑長久的生命力,不見陽光的聰明才智,捆綁了手腳的擒拿功夫,一時間得到自由,一旦碰到一條生財之道,一下子就會給世界形成一個專業(yè)市場,吸引一切買賣主顧。遍地的破引擎、爛鍋爐、銹鋼管、碎裂電纜、廢電器……原來變成一個破銅爛鐵市場了。”把對我故鄉(xiāng)風光的懷舊,擠對成一個無聲的嘆息。年輕時節(jié),老人的鐵腳板常在這里行走,還有一碗炒粉干,里面拌著嫩黃的雞蛋、翠綠的新摘蔬菜、棕黑的香菇、淡紅的蝦米……引起老人多少美好的回憶,那是“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的親切,那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喜悅。這種親切與喜悅還到哪里去尋找呢?又是一聲嘆息。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引用了其他詩人描寫鄉(xiāng)野景色的詩句,既表現出了故鄉(xiāng)景色的美麗,又傳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使文章語言有文采,富有詩意。
    B.作者將“高山”比作“女人頭”,將“土地”比作“女人臉”,為下文表達“人與土地的依戀是兒子對母親的依戀”的感受做了鋪墊。
    C.作者善于使用疊音詞來描寫景物,比如“綿綿延延波波動動”“縱縱橫橫”“曲曲彎彎”等,強化了故鄉(xiāng)景物的特征,表達了熱愛之情。
    D.老作家林斤瀾曾重訪“我”的故鄉(xiāng),并且描述了“我”的故鄉(xiāng)面目全非的現狀——文章結尾這樣安排是為了表現老作家林斤瀾的痛心。
    (2)“我”記憶中的故鄉(xiāng)有哪些特點?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
    (3)文中寫道:“昨夜又做一夢,回到了故鄉(xiāng)?!弊髡邽槭裁匆獙懽约旱膲艟??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組卷:11引用:1難度:0.3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

  • 3.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毙栽唬骸拔乙娤嗳?,必辱之?!毕嗳缏?,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bdo class="mathjye-underwave">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r />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弊湎嗯c歡,為刎頸之交。
    (節(jié)選自《廉頗藺相如列傳》)
    (1)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已而:不久           B.素:一向
    C.因:經由               D.雖:即使
    (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
    B.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
    C.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
    D.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至趙矣        ②相如廣成傳 ③大國之威以修敬也?、茏笥矣?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刃相如?、菹嗳?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廷叱之
    ⑥秦王恐其璧?、咔矣谷松?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羞之 ⑧畢禮而
    A.①②④/⑤/③⑦/⑥⑧
    B.①⑤/②④/③/⑥⑧/⑦
    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②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組卷:3難度:0.6

(二)古代詩歌閱讀,完成問題。

  •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
    登劍南西川門感懷
    陸游
    自古高樓傷客情,更堪萬里望吳京。
    故人不見暮云合,客子欲歸春水生。
    瘴癘連年須藥石,退藏無地著柴荊。
    諸公勉書平戎策,投老③深思看太平。
    【注】①劍南西川,治所在今成都市,陸游曾入蜀為地方官。②柴荊:用柴荊做的簡陋門戶。③投老:垂老,臨老。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點題,交代詩人處境,敘寫其登樓傷情,思接千載,奠定全詩的情感基調。
    B.“吳京”運用借喻,把南宋都城比作古都南京,抒發(fā)了詩人對南宋朝廷的牽掛。
    C.頸聯敘述詩人客居他鄉(xiāng),條件非常惡劣,疾病纏身,敘事中流露出感傷和無奈。
    D.尾聯中詩人請“諸公”努力為恢復中原獻策,同時表達了自己渴望太平的愿望。
    (2)頷聯“故人不見暮云合,客子欲歸春水生”寫得精妙,請做簡要分析。

    組卷:19引用:4難度:0.6

(三)默寫

  •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從言談、動作、神態(tài)可以看出孔子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從“子路率爾而對曰”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直率;從述志時說的“
     
    ,
     
    ”中可以看出冉有的謙虛。
    (2)古代作品中有很多關于日出的描寫,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
     
    ,
     
    ”兩句從聲、景兩方面寫了紅日涌出、天雞鳴叫的場景;姚鼐在《登泰山記》中的“
     
    ,
     
    ”兩句主要從色彩方面寫出了太陽從東海中升起后的壯觀景象,充滿了生氣和力量,具有無比震撼的美。

    組卷:2引用:3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語言文字運用I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楊絳先生曾經在《我是怎樣讀<論語>的?》一文中說——“四書”中我最喜歡《論語》,因為最有趣。讀《論語》,讀的是一句一句話,看見的卻是一個一個人。
          儒家以人倫教化為己任,圣賢是全民之師,絕不把自己與眾生隔絕。但從文辭的表達特征來講,同為儒家經典,《論語》與《孟子》、①       相比,傳遞出的是更加平實溫暖的②       。如開篇《學而》中,“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日常交往、交友,講的都是來自百姓日用的生活場景和生活體驗,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同時又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讀來親和愜意,令人頓生如沐春風之感。正所謂“圣人語人不語神,語常不語怪。
          《論語》的文學性特征,是儒家文化心理結構的外化,對兩千年來中國人的國民性格具有塑造之功,也對后世文人墨客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影響。每一位認真閱讀《論語》的讀者,在掩卷之時,腦海中總會呈現出一個個具體的人物形象,也常能體會到一種難以言傳的氛圍感。這些情形,恰恰是因為《論語》真正體現了③       
    (1)下列句子的引號使用,和材料中畫橫線句子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
     

    A.古代早就流傳“嫦娥奔月”的神話,以及“九天攬月”的奇妙想象。
    B.“嗒嗒嗒……”密集的機關槍子彈傾瀉在盧溝橋橋面上。
    C.聶將軍收到了來自日本的書信,日本人稱他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
    D.兩位虎頭虎腦的青年,他們走過“天下最難走的路”,現在卻靜靜地坐著。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
    (3)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稍鰟h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湖北鄖陽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恐龍蛋化石群。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恐龍曾是地球上的統(tǒng)治者。到了白堊紀晚期,①________,一小部分進化成了鳥類,得以繼續(xù)與人類生活在地球上。
          去哪里尋找恐龍呢?②________。科學家先后在中國23個省區(qū)發(fā)現了數百種恐龍骨骼化石,日前,中國已經研究命名的“有姓有名”的恐龍有308種,涵蓋不同時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
          雖然恐龍家族早已滅絕,但在地層之中,卻留下了豐富且珍貴的恐龍蛋化石,讓我們人類去探尋恐龍世界的奧秘。正因為有這么多不同種類的恐龍,③________,有圓形、卵圓形、橢圓形、扁圓形和橄欖形等多種形狀。
    (1)下列引號的用法,與文段引號用法一致的一項是
     

    A.鐘揚教授的足跡延伸到植物學家的“無人區(qū)”,為種子庫標本采樣做出了突出貢獻。
    B.隨著城鎮(zhèn)化發(fā)展,不少老技藝面臨失傳風險,全面落實“非遺”保護政策刻不容緩。
    C.平常人讀小說,以為既是“小”說,必無關宏旨,所以隨便一看,看完了順手一扔。
    D.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組卷:30引用:6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同企業(yè)員工們親切交流并強調:大家都是“80后”“90后”,正當其時,要有事業(yè)心、責任感,努力奮斗。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時,大家一定會為“強國圓夢、功成有我”而感到自豪。
          事業(yè)是鍛煉本領的沃野,有事業(yè)心才能立身立業(yè)。在事業(yè)的舞臺上,走出了23歲就創(chuàng)造出新的橋吊單機作業(yè)效率世界紀錄的張彥,走出了為“中國碗”裝“中國糧”增添底氣的水稻專家周雷,走出了世界技能大賽獲獎者、砌筑工鄒彬,走出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快遞小哥阮海良……
          責任是成就事業(yè)的基石,有責任感才能盡職成事。在“悟空”“墨子”“天問”等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中,新時代青年擔重任、挑大梁,用知識和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舉辦過程中,廣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獻提供了暖心的服務,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國青年形象。
          復興中學團委將組織以“事業(yè)心與責任感”為主題的征文活動,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6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