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重慶市西南大學附中聯(lián)考高三(下)月考語文試卷(2月份)
發(fā)布:2025/7/4 23:0:18
一、論述類文本(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什么是科學精神呢?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真正對一個科學問題的提出才是關鍵,并不是問題的最終解決,因為問題的提出包括對一個老的科學問題的重新描述和嶄新描述,是真正對世界的貢獻。所以,第一點我想講的是,科學精神就是求真。這里講的求真不是判斷簡單的對錯,而是在人類知識的最前沿進一步去求真、探索。
科學精神也包括獨立和合作。獨立和合作看似矛盾,實際是完全統(tǒng)一在一起的。任何一個重要的科學發(fā)現(xiàn),往往來自于少數(shù)人,甚至一個人,而這些人在重大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經(jīng)受一些磨難,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不同意見,他們必須堅持自己的觀點才可以最后成功,所以我們需要獨立的思考。
但是科學的發(fā)展,經(jīng)常需要大家在一起合作。這種合作不止局限于團隊內(nèi)部合作,更依賴于團隊之間的合作,甚至跨時代、跨行業(yè)的合作。
1895年,荷蘭科學家倫琴先生發(fā)現(xiàn)了X射線的穿透力,最后在醫(yī)學上帶來了強大的應用。但是倫琴沒有發(fā)現(xiàn)X射線還可以被衍射,而這一現(xiàn)象是上世紀被德國科學家勞埃發(fā)現(xiàn)的。勞埃發(fā)現(xiàn)了衍射之后,他并沒有意識到X射線還可以幫助我們把物質(zhì)結構解析得清清楚楚,而這一發(fā)現(xiàn)是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父子完成的。他們父子攜手合作,推演出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這樣的公式,最后應用于我們的分子結構解析,讓我們可以窺探生命的奧秘。他們四人分別獲得了1901年、1914年和191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之間跨時代的合作,把人類整個文明往前推進了一大步,所以科學精神也是合作的精神。
當然,最重要的科學精神就是批判性的思維,也就是質(zhì)疑。在這種質(zhì)疑聲中我們不斷碰撞思想,不斷改進提高,不斷加深合作,最后推動科學往前發(fā)展。從哥白尼的“日心說”到達爾文的“進化論”,都是非常典范的質(zhì)疑,最后帶來了科學的重大進展。
縱觀歷史,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簡單的規(guī)律,那就是任何一個新興產(chǎn)業(yè)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往往依賴于一項核心技術的創(chuàng)新。任何一項核心技術的創(chuàng)新,無一例外源自于一開始的重大原創(chuàng)性的科學理論的突破,就是原始科學發(fā)現(xiàn),而原始科學的發(fā)現(xiàn)完全依賴于科學精神。梁啟超先生在上個世紀初這樣描述科學和科學精神:“有系統(tǒng)之真知識,叫做科學;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統(tǒng)之真知識的方法,叫做科學精神?!币虼?,大家可以理解成科學精神就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方法。
(摘編自施一公《青年與科學精神》)材料二:
為了讓植物分類學以及獻身于此業(yè)的人們能夠進入公眾視野,作家彭程悄然置身這一領域,憑借其一貫對自然萬物的摯愛與關注,以及由此迸發(fā)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藝術才智,精心寫成了長篇報告文學《草木蔥蘢》。
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復雜多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繁茂的植物資源,同時也催生了國人由來已久的從感性和經(jīng)驗入手對植物的認知與利用。然而,由于近代中國積貧積弱,科學教育落后,加之國人的思維長于直覺而疏于邏輯,所以知識和學理形態(tài)的植物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初,才由志在科技救國的青年才俊從國外引入。此后近半個世紀,我國第一代植物研究者篳路藍縷,含辛茹苦,在極端困難、簡陋乃至險惡的條件下,捧出了一批堅實的成果,顯示出植物分類學在中國最初的生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盡管百廢待興,但黨和政府還是及時關注植物研究,并作出切實的規(guī)劃與布局。改革開放以來,植物分類研究進入前所未有的快車道。相關部門和單位通過調(diào)整思路,明確目標,充實力量,補齊短板,堅實基礎,有效加快了科研步伐。同時進一步拓展全球視野,擴大對外交流,使學科水準在取長補短中躋身世界前列。
對于中國植物分類學走過百年歷程,《草木蔥蘢》進行了客觀精當?shù)臅鴮?,既充分展現(xiàn)出巨大、顯著的時代跨越,也沒有諱言其起點的滯后與基礎的薄弱,以及它在前行路上所遇到的困難和曲折。透過全書,我們看到作家面對歷史所秉持的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
在《草木蔥蘢》中,植物學家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經(jīng)歷、性情與作為,但又不乏共同的人格操守與人生追求。他們都有著吃苦耐勞、精細嚴謹?shù)膭趧討B(tài)度。植物標本是植物分類學研究的前提和基礎。為了做好這項前提性和基礎性工作,幾代植物研究者櫛風沐雨,宵衣旰食,無數(shù)次跋涉和勞作于山野之間,進行植物特性勘察與標本采集,其包羅之宏富和涵蓋之廣大,在洋洋灑灑126冊,錄載了三萬多種植物檔案的《中國植物志》里,有著充分詳盡的展示。
他們還有始終不渝的家國情懷。20世紀初,中國的植物研究從標本采集到整理鑒定,都由外國人來做。對于這種情況,作為早期植物研究者的鐘觀光,深感不滿和不甘。為此,硬是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條件,建立起我國第一個植物標本室,開了中國植物自主研究的先河,為國家和民族爭了氣。劉慎諤在歐洲從事植物研究多年,取得了顯著成就,被法國植物研究機構譽為“第一個研究法國植物的外國人”,但他最關心的還是中國植物研究的發(fā)展。他帶著兩萬多號植物標本和一批靠節(jié)衣縮食買來的專業(yè)圖書,毅然回到祖國,加入植物研究的行列。類似這樣放棄國外優(yōu)渥條件,決心以專業(yè)報效祖國的學人在植物學界還有若干。“乞得種樹術,將以療國貧”,胡先骕當年的詩句可以作為這個群體的精神告白。
(摘編自《<草木蔥蘢>:撲向綠野的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愛因斯坦認為,科學精神的關鍵是一個科學問題的真正提出而不是科學問題的最終解決。
B.獨立和合作作為科學精神的兩面,既對立又統(tǒng)一;獨立是取得重大科學發(fā)現(xiàn)的決定因素。
C.科研部門加快植物科研的步伐和擴大對外交流,促使我國植物分類研究取得了顯著成就。
D.材料二是敘述、議論相結合的書評,既有對作品內(nèi)容的敘述也有對作者創(chuàng)作態(tài)度的評價。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哥白尼和達爾文的事例啟示我們,只要勇于質(zhì)疑、堅持觀點就會帶來科學的重大進展。
B.如果沒有科學精神和基于原創(chuàng)性的科學理論,就沒有核心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新興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C.近代中國科學教育的落后及國人思維的局限,導致知識和學理形態(tài)的植物研究起步較晚。
D.如果想了解中國植物學家的科學精神和家國情懷,《草木蔥蘢》應是重要的參考書目。
(3)下列說法中不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朱熹詳細解釋了《大學》提出的“格物致知”:想要致知就要窮究事物的道理。
B.徐光啟和利瑪竇合譯歐幾里得《幾何原本》,把傳統(tǒng)文化和自然科學聯(lián)系起來。
C.海德格爾認為“科學是現(xiàn)代的根本現(xiàn)象之一,科學是塑造現(xiàn)代性的根本力量”。
D.布魯諾大膽否定《圣經(jīng)》所說的“上帝創(chuàng)造宇宙論”,提出了“無限宇宙論”。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
(5)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請你結合材料二給《草木蔥蘢》寫一則閱讀推薦語,列出推薦要點。組卷:36引用:6難度:0.7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條繩索
(秘魯)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發(fā)現(xiàn)了一條從天上垂下來的繩索。
那條長得令人難以置信的繩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層里,胡安一邊看著它一邊想身邊沒有人會相信他看到的這一幕。
“這孩子太孤獨,出現(xiàn)幻覺了?!甭牭胶驳墓适?,他姑姑會這么說?!皯搸タ葱睦磲t(yī)生!”最后她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見他爸爸正坐在門口的那段老樹干上?!坝幸粭l繩子從天上垂下來!”胡安喊道。
父親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說的是一種奇怪的無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沒有人認真地對待這件事,然而他已經(jīng)習慣了,人們總是把他當成一個小孩子,盡管他都快十歲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騎著自行車到處來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發(fā)現(xiàn)的那條繩子非常粗大,我一個人沒法把它運回家?!焙苍囍酶赣H的語言表達,想讓他別再像平時那樣用輕蔑的表情看著自己?!澳氵€得洗洗臉,奶奶討厭看見你這樣渾身上下臟兮兮的。”父親回答說。
“請您跟我來一下吧,爸爸,就一會兒。”胡安哀求道。
但這仍是徒勞,父親不喜歡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歡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決定再次消失,重新向發(fā)現(xiàn)那條繩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紋絲不動,風吹拂著,但那條繩索仍定定地懸在那里,并不是繃緊了,只是靜靜的。胡安看了它一會兒,又向天上望去,尋找一種解釋,但是同樣一無所獲,這時他想到直至現(xiàn)在他還沒有碰過那條繩索,就決定碰碰看,好證明那是真實的,而不僅僅是一種幻覺,或是海市蜃樓,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繩索,決定走過去。但因為某種原因,那種關于摟著繩索渴死的旅行者的想法讓他產(chǎn)生了一絲恐懼,不敢向前走一步;考慮了幾秒鐘后,他吸了一口氣,向前邁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離,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輕輕地碰了一下繩索?!昂苘洝!彼搿?br /> 很快胡安忘掉了最初的恐懼,決定拉一下那條繩索。他用雙手抓住繩索,使勁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沒發(fā)生,繩索頂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決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摟著繩索縱身一跳,就像一個九歲的人猿泰山一樣吊在了繩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個小孩和三顆菜豆的故事,那個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種下了三顆菜豆,最后菜豆長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長到了天上,那孩子順著它爬上去,在頂端發(fā)現(xiàn)了一座城堡,里面滿是財寶。但是真的是菜豆嗎?菜豆不會長成爬蔓植物呀,真是個奇怪的故事……
胡安學校的作業(yè)本上總是寫滿了老師的評語,說他是個非常不專心的孩子,喜歡在課堂上想入非非。現(xiàn)在胡安可給了所有那些老師一個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現(xiàn)了一條懸空的神奇的繩索,而他又由此聯(lián)想到了菜豆的故事和干渴的旅行者!“我應該爬上去,我得看看這是什么?!彼@樣想著,開始攀著繩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十米高的時候,就害怕得不敢繼續(xù)了,但是也沒有勇氣松開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該怎么辦,他的小手很疼,胳膊開始顫抖,他決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從家里隨便找個人來,讓他看看這條繩索。但是他剛準備動一下,就感到繩索開始下降。
他又停下來,想等繩索穩(wěn)住以后再從容地滑下來,但是突然,砰!繩索猛地往下一頓,胡安大叫一聲,手抓得死死地,等他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自己還吊在繩索上,但是好像下降了一米;又是砰的一聲,繩索又一次下滑,但是他還不想松開手,他已經(jīng)嚇得不會動了,突然,從很高的地方傳來一聲: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繩索開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終于從固定它的地方松開了。
繩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他弓起身子,但是他無法站起來,這樣過了一個多小時,繩索還在不停地下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絕望地挪動著胳膊,這時他感到繩索濕透了……他終于從里面鉆了出來,一溜煙跑回了家,那時下午茶的時間早過去了。
父母不想聽胡安解釋,他到家的時候天已經(jīng)黑了,開始下著細雨;一頓懲罰后,他上樓回到自己的房間,透過窗戶看著雨,無法講述自己的奇遇。第二天他起得很早,想回到那個地方,但是雨下了一整夜,整個大草原都淹了,家人不讓他出門,父母還在為他生氣,他那關于懸空的繩索的謊言讓他們更加惱火。
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決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無法回到發(fā)現(xiàn)繩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監(jiān)視著他,同時全家人都受夠了那場綿綿不絕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認為他是那場雨的罪魁禍首……
在繩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個湖;隨著時間的流逝,湖帶來了植物,植物引來了動物,大草原變成了一個山谷;七十年后,那個被稱為“拉坎提亞”的山谷里的湖成了當?shù)睾喻V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邊和孩子們在湖里游玩,一邊與好幾個釣魚愛好者和漁夫一起釣著河鱒。但是一些東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個人沒有在垂釣,那是一個老人,他看著沁涼的湖水,似乎在思念著什么??戳怂靡粫?,我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上前問他在找什么。
“我的繩索。”他回答道。
(選自《譯林》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生動形象地塑造了胡安這個人物,運用了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xiàn)他的性格特點。
B.小說主要采用第三人稱的敘述視角,但結尾兩段則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這樣可以使故事更具有真實感。
C.作者交代三顆菜豆的故事,是為了進一步表現(xiàn)胡安喜歡幻想的性格,為后文寫胡安的怪異行為做好鋪墊。
D.小說中的“繩索”象征意義豐富,既象征著童年好奇本能,也象征著人們向往的某種奇跡或理想等內(nèi)容。
(2)小說主人公胡安對“一條繩索”的探究與追尋,展現(xiàn)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3)七十年后胡安仍在尋找他的繩索,結合文本簡要分析這樣結尾的妙處。組卷:6引用:3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靖郭君①善齊貌辨。齊貌辨之為人也多疵,門人弗說。士尉以證靖郭君,請郭君不聽,士尉辭而去。孟嘗君又竊以諫,靖郭君大怒曰:“刬而類,破吾家,茍可慷齊貌辨者,吾無辭為之?!坝谑巧嶂仙?,令長子御,旦暮進食。數(shù)年,威王薨,宣王立。請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辭而之薛,與齊貌辨俱留。無幾何,齊貌辨辭而行,請見宣王。請郭君曰:“王之不說嬰甚,公往,必得死焉!”齊貌辯曰:“固不求生也,請必行。”靖郭君不能止。齊貌辨行至齊,宣王聞之,藏怒以待之。齊貌辨見宣王,王曰:“子,請郭君之所聽愛夫?”齊貌辯曰:“愛則有之,聽則無有。王之方為太子之時,辨謂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過頤豕視,若是者倍反。不若廢太子,更立衛(wèi)姬嬰兒郊師?!腹唬骸豢?,吾不忍也?!袈牨娑鵀橹責o今日之患也。此為一。至于薛,昭陽”請以數(shù)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聽之?!腹唬骸苎τ谙韧酰m惡于后王,吾獨謂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廟在薛,吾豈可以先王之廟與楚乎?’又不肯聽辨。此為二。”宣王太息,動于顏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為寡人來靖郭君乎齊貌辨對曰敬諾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其冠帶其劍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請郭君至,因請相之。靖郭君辭,不得已而受。七日謝病,強辭,宣王三日而聽。當是時,靖郭君可謂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為沮。此齊貌辨之所以外生、樂患、趣難者也!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注】①靖郭君:田嬰,孟嘗君田文之父,戰(zhàn)國時期齊國宗室、大臣。
②昭陽:戰(zhàn)國時期楚國令尹,楚昭王后裔。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為寡人來靖郭君乎/齊貌辨對曰/敬諾/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其冠/帶其劍/
B.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為寡人來靖郭君乎/齊貌辨對曰/敬諾/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其/冠帶其劍/
C.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為寡人來靖郭君乎/齊貌辨對曰/敬諾/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其冠/帶其劍/
D.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為寡人來靖郭君乎/齊貌辨對曰/敬諾/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其/冠帶其劍/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門人,又稱門生,泛指學生與弟子,也指寄食于貴族門下的食客,文中指的是后者。
B.而類,你們這些人,“而”與《項脊軒志》“而母立于茲”的“而”字含義不完全相同。
C.請見,請求覲見,一般指臣子拜見國君,“見“與詞語“見諒“的“見“字含義相同。
D.太息,表嘆息,與《荊軻刺秦王》里“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里“太息”含義相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貌辨為人有很多缺點,士尉和孟嘗君都勸說靖郭君疏遠齊貌辨,靖郭君都沒有聽從,由此可以看出齊貌辨很受他的重視。
B.齊貌辨沒有去往薛地,他不顧危險,堅持留在國都在齊宣王前為靖郭君說好話,用言辭表明靖郭君的仁慈之心和忠君之情。
C.齊宣王親自到郊外迎接靖郭君,并請他擔任相國一職,靖郭君推辭不過,不得已接受,但最后還是以病為緣由辭去了相位。
D.靖郭君有識人之明,能做到了解人才,信任人才。也正因為他對齊貌辨有著知遇之恩,使自己和宣王緊張的關系得到緩和。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齊貌辨見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聽愛夫”。
②且先王之廟在薛,吾豈可以先王之廟與楚乎。組卷:18引用:3難度:0.5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4.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水調(diào)歌頭?聞采石磯戰(zhàn)勝①
張孝祥
雪洗虜塵靜,風約楚云留。何人為寫悲壯,吹角古城樓。湖海平生豪氣,關塞如今風景,剪燭看吳鉤。剩喜然犀處②,駭浪與天浮。
憶當年,周與謝③,富春秋,小喬初嫁,香囊未解,勛業(yè)故優(yōu)游。赤壁磯頭落照,肥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注】①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宰相虞允文在采石磯大勝金兵,當時張孝祥正任撫州(楚地)知州,捷報傳來,他欣喜欲狂,當即寫了該詞。②剩喜:甚喜。然犀處:指采石磯,典出《晉書?溫嶠傳》:相傳采石磯下多怪物,溫嶠經(jīng)過此地,便燃點犀角來照,奇形怪狀的水怪不久便覆滅了。③周與謝:指三國的周瑜和東晉的謝玄。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風約楚云留”中的“楚”字側面交代了自己身在楚地后方,不能親臨戰(zhàn)場殺敵的遺憾。
B.“剪燭看吳鉤”一句借助夜看吳鉤,塑造了宰相虞允文把玩寶劍,指揮若定的英雄形象。
C.結尾用祖逖“中流擊楫”典故,與上闋“平生豪氣”相呼應,表達恢復中原的報國志向。
D.全詞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將歷史偉業(yè)與現(xiàn)實場景融合,用典貼切自然,喜中寓愁,悲中帶壯。
(2)本詞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都運用了周瑜的典故,所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組卷:25引用:9難度:0.5
(三)名篇名句默寫
-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勸學》中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這與韓愈《師說》中所表達的“
(2)李白在《將進酒》中寫曹植飲酒豪情的句子是“
(3)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描寫夢里與妻子相見,具有“此時無聲勝有聲”效果的句子是“組卷:46引用:3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1小題,20分)
-
6.【甲】播種者呵/是應該播種的時候了,/為了我們肯辛勤地勞作/大地將yùn育/金色的顆粒。/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詩人呀,/也應該拂去往日的憂郁,/讓希望蘇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負傷著的心里:/_____,我們的曾經(jīng)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復活了!/——苦難也已成為記憶,/在它溫熱的胸膛里/重新漩流著的/將是戰(zhàn)斗者的血液。/
【乙】當它來時,我聽見/冬zhé的蟲蛹轉動于地下/群眾在 _____上高聲說話/城市從遠方/用電力與鋼鐵_____它/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開/陳腐的靈魂/擱棄在河畔/我乃有對于人類再生之確信/
(1)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yùn
冬zhé
(2)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但是 曠場 呼喚 B.因為 曠場 召喚 C.但是 獷場 召喚 D.因為 獷場 呼喚 組卷:8引用:1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人選出了李白一生中幾首傳世經(jīng)典,統(tǒng)計了作者創(chuàng)作這些詩時的年齡階段和經(jīng)歷處境,其結果如下:年齡
階段經(jīng)歷處境 作品名稱 作品
數(shù)量0-24 學習積累,游學階段。 無 0 25-41 游歷天下。 《靜夜思》《望廬山瀑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 42-44 入仕長安,表面風光,實則不受重用,政治失意。 《蜀道難》 1 45-62 賜金還山。西南流離,躲避戰(zhàn)亂。被流放,離世。 《行路難》《獨坐敬亭山》《將進酒》《夢游天姥吟留別》《贈汪倫》《早發(fā)白帝城》 6 組卷:3引用: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