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6/30 18:0:17

一、(共14分,每小題2分)

  • 1.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組卷:730引用:4難度:0.9
  • 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br />      建筑是凝固的詩:            ;           。詩有古詩和現(xiàn)代詩,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涇渭分明。流逝的時間長河中,總有一些記憶像卵石般沉淀下來,                                    。愛,特別是母愛,對他來說,就是這樣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飛揚,透著現(xiàn)代的氣息
    ②或莊重沉穩(wěn),帶著歲月的滄桑
    ③壓迫著人們的心靈
    ④改變著人生的軌跡

    組卷:371引用:3難度:0.8
  •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組卷:30引用:1難度:0.7
  • 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28引用:2難度:0.7
  • 5.下列文學文化常識有錯的一項是( ?。?/h2>

    組卷:319引用:4難度:0.9
  • 6.下面文字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br />      孩子的話像一清泉、一陽光,沖了成人世界里由虛假造成的令人息的沉空氣,又像是一柄利劍,刺穿了成人世界里的虛偽和怯。孩子的話天真大膽,率直肯定,直言不。孩子的心無所顧,無私無畏,純真爛。天真爛漫的童心與成人世界里的愛虛榮、阿逢迎、自私虛偽形成了明的對照。

    組卷:491引用:3難度:0.9
  • 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h2>

    組卷:12引用:1難度:0.9

  • 8.閱讀下文回答以下各題。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略無處:
     

    ②至于夏水陵:
     

    ③沿阻絕:
     

    ④林寒澗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②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3)“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睂懗鋈龒{之山
     
     
    的特點。
    (4)下列對文意理解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先寫山,后寫水,重點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先寫“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則只用正面描寫突出江流的洶涌。
    C.“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與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
    D.結尾引用漁歌,既突出三峽山高嶺長的地形特點,又渲染三峽秋天凄涼的環(huán)境特點。

    組卷:1引用:1難度:0.9

三、古詩文默寫.(共8分)

  • 9.古詩文默寫。
    (1)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2)
     
    ,沉鱗競躍。(《答謝中書書》)
    (3)詩以言志,詩以傳情。杜甫青年時期在《望岳》詩中借“
     
    ,
     

    抒發(fā)雄心壯志;晚年在《春望》中以花鳥擬人,借“
     
    ,
     
    ”表達時傷世之情。
    (4)王維《使至塞上》中,運用典故暗指唐軍在前線戰(zhàn)斗屢獲大捷,唐帝國聲威已遠振域外的句子是:“
     
    ,
     
    ?!?/h2>

    組卷:802引用:2難度:0.9

四、綜合性學習.(6分)

  • 10.語言運用。
    ??七年級擬開展以“有朋自遠方來”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
    (1)班委會正在征集活動室傳標語,請你創(chuàng)作一則。
    要求:表意明確,主題鮮明,語言簡潔有號召力。
    (2)請你根據(jù)示例,為此次活動寫一段宣傳語。
    示例:朋友是快樂日子里的一把吉它,盡情地為你彈奏生活的愉悅;
    朋友是憂傷日子里的一股春風,輕輕地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
     

    朋友是
     

    組卷:24引用:3難度:0.5

五、閱讀(共36分)

  • 11.閱讀《山坡羊?潼關懷古》,完成下面的題。
    (1)“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分別從哪兩個角度形象地描繪出峰巒高峻的形態(tài)和波濤呼嘯的氣勢?
    (2)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國富民殷,社會和諧。請就兩種社會現(xiàn)實談談你的理解。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12.閱讀下面的文學類文本,完成各題。
    半稱心      ①蕭山南部有個很獨特的習俗,每年的農歷六七月份,要過一個半年節(jié)。
          ②時值年中,梅雨剛過,油菜小麥收割不久,旱田里的花生剛剛開花,水田的稻子已經抽穗,墻上的鐮刀,還沉浸在麥香中,等待著又一場收割季的到來。這是一年中,春收和夏收,兩個收獲季之間的短暫歇息。
          ③農人們放下了鐵鍬和鋤頭,像過年一樣,籌備著半年節(jié)。外出打工的人,也會趕回鄉(xiāng),與家人一起過半年。農歷的年底過新年,農歷的六月底,過新半年。這個“新”字,是我加上的,上半年過去了,是舊的,可以回望;即將到來的下半年是新的,可以展望。
          ④我有幸受邀體驗過一個半年。邀請我們的,是當?shù)氐囊晃桓笨髡?。我們的話題,就從這個“半”字打開。年過到一半,去年秋冬種下的莊稼,已經收割,歸倉;春天播下的種子,業(yè)已開花、抽穗、灌漿,待以時日,就可以揮鐮收割。他說,前有已經收割之果,后有遍地待結之實,不正是一年當中,最好的辰光嗎?四五月份,既要春收,也要春播,忙碌得很,再過一兩個月,到了伏暑,也是既要夏收,又要夏播,以前叫“雙搶”,搶收搶種,同樣是忙得腳不沾地。唯有這年中的幾日,有幾天難得的閑日,可以滿懷期待地放松自己。
          ⑤這位作者告訴我,白天他是個農民,彎腰在田里種莊稼;到了晚上,他是個寫作愛好者,伏案耕耘文字。當?shù)赜泻芏嗳宿k廠,做生意,生活富裕,而他還只能自給自足,但他很滿足于自己這種“半”的狀態(tài)。他覺得種田滿足了他的日常生活,看書寫文章,則愉悅了他的身心。他的一半是尚可溫飽的世俗生活,另一半則是充盈的精神世界,還有什么不稱心、不滿足的呢?
          ⑥“半”這個字,很有趣味,什么事情,到了一半,就既沒有了初始的忙亂、不安與焦躁,也還沒有臨了的張皇、無奈和失落。半是最好的狀態(tài)。半是你已經走了一半的路,半是你做了一半的事,半是你吃了一半的飯,半是花苞剛剛打開……已經走到半路了,你還會害怕剩下來的路嗎?事已經做成功一半了,你怎么好意思半途而廢?吃到半飽,肚子有東西墊底了,不餓了,也不用那么狼吞虎咽了,正可以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半開的花,既存含苞待放之韻,也不失盛開之艷,又沒有即將凋零之殤,豈不是一朵花最好的姿態(tài)?
          ⑦半是什么?半是已經開始,到了半途,半因而不是一個空想家、臆想家,只停在原地做夢,它是個實實在在的行者。半是滿懷了希望的,還有一半的路,等著它去走;還有一半的風景,等著它去發(fā)現(xiàn),還有豐碩的果實,在另一半等著它去澆灌和采擷。半也是虛懷若谷的,它不會因為事已過半,就驕傲自滿,也不會因為事才過半,而放棄放縱。半是在路上,正在路上,一旦你停止了,那就不叫“半”,而是廢止;半是繼續(xù)在路上,永遠在路上,后面是它已經走過的路,前面是它即將踏上的路。
          ⑧這真是一次難得的經歷和對話,在年中之際,我們有幸在蕭山南片的一個小山村,過了一個特殊的半年節(jié),并深切體味到了“半”的生命哲學。朋友環(huán)顧大家說,我們多已人到中年,為什么說中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就是因為我們的人生剛剛過半,我們已經體驗了童年的天真,少年的懵懂,青年的絢爛,已經或即將迎來人生的巔峰,以及無法逃避的遲暮之年。說到這兒,朋友忽然拋出一個問題:你的生活稱心嗎?
          ⑨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當然有過稱心,有過如意,但也一定經歷過諸多的不稱心,不順意。每個人都一樣。這方面你稱心了,另一個人或一件事,你可能就不如意了。喜憂參半,苦樂不均,這是人生的常態(tài)。
          ⑩朋友說,杭州靈隱寺有副楹聯(lián):“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薄鞍敕Q心”,那就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人心最好的歸宿啊。
    (文/孫道榮,基于命題需要改寫)(1)讀①~④段,請簡要概括蕭山南部每年農歷六七月份要過半年節(jié)的原因。
    (2)讀第⑤段,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語意。
    但他很滿足于自己這種“半”的狀態(tài)
    (3)讀⑥⑦段,說說作者為什么說“半”是最好的狀態(tài)?
    (4)讀⑧~⑩段,談談作者對“半”的生命哲學有哪些領悟。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13.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      ①母語通常是指一個人所屬民族的群體語言,是一個民族最為鮮明的符號標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為一個共同體。母語自信則是對母語品質和母語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和民族對自身母語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個民族對自己的母語都有一種天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視其為最美的語言。漢語是中國人的母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徽章。漢語擁有最為豐富的書面文獻和自公元前841年以來不曾中斷的歷史記錄,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它因其承載的文化的先進性而對世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這讓我們自豪,也增強了我們對漢語的自信。然而,在近現(xiàn)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加之西方語言和文化的沖擊,我們對漢語的自信產生了動搖,這給漢語帶來了危機,造成了傷害。“五四”期間,漢語嚴重歐化,有學者甚至主張用拼音來代替漢字;上世紀80年代,漢語的計算機輸入成為難題,漢字又蒙受了“筆畫復雜、輸入困難”的責難;即使是現(xiàn)在,國人對外語的重視程度依然遠遠超過漢語……因此,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是每個中國人必須正視的問題。
          ③對母語的不自信,究其本質,是對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當今形勢下,我們更應清醒地認識到,中華文化是我國生存和發(fā)展的軟實力,是中華民族的命脈和靈魂。而漢語既是這種文化的產物,也是這種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還是這種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和最集中的體現(xiàn)。因而要維護中華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就不能再對漢語采取那種“自貶、自侮、自戕”的感覺,而應重新拾回對漢語的自信。
          ④事實上,從語言學角度看,漢語也的確有值得我們自信的理由。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發(fā)展水平最高的語言之一。在世界語言中,漢語具有獨一無二的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國語言的季羨林先生稱譽漢語是世界語言里最簡練的一個語種,同樣表達一個意思,如果英語要60秒,漢語5秒就夠了。漢語在表達的自由度和創(chuàng)造性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美國語言學家范諾洛薩說,漢語充滿動感,不像西方語言那樣被語法、詞類規(guī)格套死。漢語有聲調,音韻鏗鏘,和諧美麗,瑞典語言學家高本漢認為,在這方面,漢語比西方語言略勝一籌。
          ⑤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漢語在全球快速傳播,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不斷升溫的“漢語熱”不僅強化了人們對漢語的認同,旺盛的需求也為漢語“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據(jù)英國語言學家格雷多爾研究預測,到2050年,漢語將上升到國際語言分類金字塔的最高一層。因此,我們更應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做一個根基牢固的中國人。
    (作者:紀秀生。有刪改)(1)從全文看,作者認為應該“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請逐條概括。
    (2)請簡要分析第②段的論證思路。
    (3)下面兩則材料分別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論據(jù)?請簡述理由。
    材料一 國學大師錢穆說過,漢語之美在于“精”?!坝曛猩焦洌瑹粝虏菹x鳴”,僅10個字,不僅使我心與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學。著語不多,會心自在深微處。
    材料二 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說,語言是一個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過一種語言,一個人類群體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個民族的特性才能獲得完整的映照和表達。

    組卷:379引用:7難度:0.5

六.寫作(50分)

  • 14.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英雄”的解釋之一如下:不怕困難,不顧自己,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爭,令人欽敬的人。
          ②有一首詩這樣寫道:“他們默默無聞/卻讓我們屹立世界/他們走進歷史/卻讓我們擁抱未來/他們失去生命/卻讓我們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盡瘁/英雄/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英雄,他或許名垂千古,或許默默無聞,或許偉大,或許平凡。請以“英雄”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題意,中心明確,情感真實,語言通順。(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襲試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組卷:87引用:9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