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東省名校聯(lián)盟高二(下)月考生物試卷(4月份)
發(fā)布:2025/6/30 6:0:15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2小題,每小題2分;第13~16小題,每小題2分。)
-
1.如圖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和計數”實驗中樣品稀釋示意圖。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44引用:6難度:0.6 -
2.煙粉虱危害會造成番茄減產。研究者對番茄單作、番茄玫瑰鄰作(番茄田與玫瑰田間隔1 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發(fā)育階段的煙粉虱及其天敵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由單作轉為鄰作時( ?。?
種植模式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蟲數量(頭/葉) 若蟲(頭/葉) 天敵昆蟲多樣性指數 上部葉 中部葉 下部葉 番茄單作 22.7 3.2 0.8 16.5 1.2 番茄玫瑰鄰作 1.4 0.2 0.1 1.8 2.2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3.為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無籽柑橘,研究者設計如圖流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4引用:3難度:0.7 -
4.通過植物細胞工程技術,可利用甲高產不耐鹽、乙低產耐鹽的兩種二倍體植物培育高產耐鹽的雜種植株,實驗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10引用:4難度:0.7 -
5.將一只白面母羊的體細胞核移入到一只黑面母羊去除細胞核的卵細胞中,再將此“組裝細胞”植入一只黑面母羊的子宮內發(fā)育,產出的小羊即為“克隆羊”。這只“克隆羊”的面色和性別為( )
組卷:98引用:7難度:0.8 -
6.達烏爾黃鼠以多種草本植物為食,主要分布在相對稀疏的干旱草原??蒲腥藛T連續(xù)多年對其種群數量進行調查。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難度:0.5 -
7.無菌技術是微生物培養(yǎng)及動、植物細胞工程的關鍵技術。下列關于無菌技術的操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7引用:1難度:0.7 -
8.圖為培育甘蔗脫毒苗的兩條途徑,研究發(fā)現(xiàn)經②過程獲得的幼苗脫毒效果更好。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250引用:16難度:0.7 -
9.如圖為地球大氣中CO2的溫室效應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難度:0.6 -
10.下列實驗裝置可用于生物技術實踐的相關實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2305/112/7ac89c3f.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3難度:0.7 -
11.將基因型為Aa植株的花粉和基因型為Bb植株的花粉,除去細胞壁后,進行原生質體融合(僅考慮兩兩融合),可以得到多少種基因型不同的融合細胞( ?。?/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12.下列實例中,能體現(xiàn)體細胞全能性的是( ?。?/h2>
組卷:7引用:1難度:0.9 -
13.生態(tài)策略是生物在種群水平上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策略。其中r對策生物通常個體小,壽命短,生殖力強但存活率低,親代對后代缺乏保護;k對策生物通常個體大,壽命長,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親代對后代有很好的保護。圖甲兩條曲線分別表示k、r對策生物當年的種群數量(Nt)和一年后的種群數量(Nt+1)之間的關系,虛線表示Nt+1=Nt。圖乙表示某種鼠的數量隨時間變化的兩種情況。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br />
組卷:16引用:5難度:0.7 -
14.為了初步檢測藥物X和Y的抗癌活性,在細胞培養(yǎng)板的每個孔中加入相同數量的肝癌細胞,使其貼壁生長,實驗組加入等體積、相同濃度的溶于二甲基亞砜(溶劑)的藥物X或Y,培養(yǎng)過程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5難度:0.6 -
15.稀釋涂布平板法是分離菌種常用的方法,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16.中國是農業(yè)大國,生態(tài)農業(yè)是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稻田養(yǎng)魚利用稻田自身的生態(tài)條件,與水產養(yǎng)殖技術有效結合,達到水稻、魚雙豐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6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17.一青年農民利用自己學習的生態(tài)學知識在自家庭院里建了一個小型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如圖是該家庭生態(tài)工程的模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從圖中可知,人類生活中所需的能源來自太陽能、沼氣等。利用這些能源與利用煤炭相比,突出的優(yōu)點是
(2)該生態(tài)工程中的能量能夠更多地被人類利用,原因是充分利用了
(3)生態(tài)工程建設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
(4)生態(tài)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
(5)據生態(tài)工程中的物種多樣性這一原理,有人認為生態(tài)農業(yè)建設中,食物鏈和營養(yǎng)級越長越多越好。請你結合有關生態(tài)工程原理,分析該結論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組卷:11難度:0.5 -
18.如圖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圖表示植物體細胞雜交,①過程須先利用
(2)若該圖表示單克隆抗體的制備,A代表注射特定抗原后的淋巴細胞,B代表組卷:4引用:1難度:0.8 -
19.圖為某淡水池塘的群落演替過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群落演替指的是
圖中所示的演替類型為
(2)隨著演替進行,一些直立扎根的水生植物出現(xiàn),如蘆葦。為調查該地區(qū)蘆葦的種群密度,可采用組卷:2引用:2難度:0.6 -
20.回答關于微生物分離提純的問題。
黃曲霉是常見的真菌,多見于發(fā)霉的糧食、糧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機物上。黃曲霉素是由黃曲霉產生的代謝產物,具有極強的毒性和致癌性。研究人員用黃曲霉素B(AFB1)的結構類似物——香豆素(C9H6O2)分離出能高效去除AFB1的目標菌株,部分過程如圖所示,其中序號代表過程。
(1)黃曲霉和細菌是不同的微生物,下列物質或結構中,細菌細胞具有
①RNA
②核糖體
③核膜
④線粒體
⑤DNA
⑥細胞壁
(2)研究人員從發(fā)霉的食物中取樣10g于錐形瓶中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震蕩,制成菌懸液。此過程是否需要無菌操作?若不需要,請說明理由:若需要,說出如何保證無菌條件。
(3)圖中Ⅰ號培養(yǎng)基中的碳源物質為
(4)將菌懸液接種至Ⅰ號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從Ⅰ號培養(yǎng)基中取適量培養(yǎng)液轉接于新的Ⅰ號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培養(yǎng),反復重復多次,如圖中步驟④。則在多次轉接過程中
A.微生物的種類數變多了
B.微生物的變異程度越來越高
C.目標菌種的純度有一定提升
D.目標菌種的菌落數變多了
(5)為了進一步研究步驟⑤分離得到的不同菌株,可通過步驟⑥進一步純化。該過程使用的接種工具為
微生物去除AFB1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降解AFB1,另一種是通過菌株的細胞壁吸附AFB1,以減少AFB1含量。為了明確分離得到的菌株去除AFB1的方式,研究人員將等量的目標菌株培養(yǎng)液與一定濃度的AFB1標準液混合一段時間后利用類似過濾的方式進行處理,收集菌株混合物,并測定其中AFB1含量。
(6)研究人員設置了對照組X,則X組的處理方法應當為
A.等量AFB1標準液
B.等量無菌水+等量AFB1標準液
C.等量目標菌株培液
D.等量無菌水+等量目標菌株培養(yǎng)液
(7)若實驗組菌株混合物中AFB1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X,則說明目標菌株通過何種方式去除AFB1?組卷:9難度:0.7 -
21.腫瘤細胞培養(yǎng)是研究抗癌藥檢測的重要手段,研究人員從寄主為夾竹桃的紅花桑寄生葉中提取一種物質—Nispex,并對其抗腫瘤效果進行了研究。
(1)培養(yǎng)腫瘤細胞時,需在配制的合成培養(yǎng)基中添加
(2)培養(yǎng)普通動物細胞過程中,常出現(xiàn)細胞貼壁現(xiàn)象,而腫瘤細胞培養(yǎng)時表現(xiàn)出貼壁能力下降,原因是
(3)科研人員通過細胞培養(yǎng)的方法來探究了Nispex是否具有抗腫瘤的作用。首先在兩組相同的培養(yǎng)瓶中裝入等量的癌細胞懸浮液,實驗組應加入組卷:26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