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一氧化碳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卮鹣铝袉栴}:
(1)將一定質(zhì)量碳粉和氧氣在耐壓密閉容器中,用電熱絲引燃使之充分反應,碳粉完全消失。利用壓強傳感器測定容器內(nèi)的氣體壓強變化,得到圖-1及圖-2的所示圖像。(已知:一定溫度和體積下氣體的壓強與分子數(shù)成正比)

①圖中AB段壓強升高比BC段緩慢,從燃燒的條件說明原因
AB段溫度沒達到碳粉的著火點,只是因為加熱壓強升高,而BC段溫度達到了碳粉的著火點,碳粉燃燒放熱并生成氣體
AB段溫度沒達到碳粉的著火點,只是因為加熱壓強升高,而BC段溫度達到了碳粉的著火點,碳粉燃燒放熱并生成氣體
。CD斷壓強下降的原因是
燃燒結束,溫度下降至室溫,氣體收縮,壓強減小
燃燒結束,溫度下降至室溫,氣體收縮,壓強減小

②實驗中碳粉沒有剩余,根據(jù)圖像分析,參加反應的碳和氧氣的質(zhì)量比為
21:40
21:40
,D點氣體的成分是
C
C
。
A.CO
B.CO2
C.CO和CO2
D.CO2和O2
(2)汽車尾氣中含有CO和NO,利用催化劑可以使它們相互反應轉(zhuǎn)化成空氣中兩種常見氣體,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O+2CO
催化劑
N2+2CO2
2NO+2CO
催化劑
N2+2CO2

(3)工業(yè)上可以用一氧化碳和氫氣在高溫、高壓和合適的催化劑的條件下生產(chǎn)甲醇(CH4O),理論上,要讓反應物全部轉(zhuǎn)化成甲醇,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最佳分子個數(shù)比為
1:2
1:2
。
(4)高爐煉鐵的原理是用CO在高溫條件下與鐵礦石反應來煉鐵。用赤鐵礦煉鐵時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CO+Fe2O3
高溫
2Fe+3CO2
3CO+Fe2O3
高溫
2Fe+3CO2
。如圖3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模擬煉鐵的裝置圖:

①實驗中澄清石灰水處的現(xiàn)象為
石灰水變渾濁
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結束后,既能防止石灰水倒吸、防止生成的鐵重新被氧化、同時能減少CO使用量的實驗操作是
同時夾緊彈簧夾a和b
同時夾緊彈簧夾a和b
。該實驗設計中體現(xiàn)的CO性質(zhì)有
AB
AB

A.可燃性
B.能和氧化鐵反應
C.能和澄清石灰水反應
②已知CO和Fe2O3反應的過程中Fe2O3逐步失去氧。測得用CO和Fe2O3反應實驗中玻璃管內(nèi)剩余固體質(zhì)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4所示。圖中a的值是
16.0
16.0
,通過計算確定B點對應的物質(zhì)化學式。
FeO
FeO
(寫出計算過程,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

【答案】AB段溫度沒達到碳粉的著火點,只是因為加熱壓強升高,而BC段溫度達到了碳粉的著火點,碳粉燃燒放熱并生成氣體;燃燒結束,溫度下降至室溫,氣體收縮,壓強減??;21:40;C;2NO+2CO
催化劑
N2+2CO2;1:2;3CO+Fe2O3
高溫
2Fe+3CO2;石灰水變渾濁;同時夾緊彈簧夾a和b;AB;16.0;FeO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309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某化學興趣小組用以下裝置探究煉鐵的原理.

    (1)加熱Fe2O3之前要先通一會兒CO,目的是
     

    (2)方框中連接的是C和D,導管接口的連接順序為a→(
     
    ?。?!--BA-->
     
     )→(
     
    ?。?,如果導管連接錯誤,后果是
     

    (3)玻璃管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這種方法“煉”得的鐵與工業(yè)上煉出的生鐵在組成上的最大區(qū)別是
     

    發(fā)布:2024/12/25 16:0:1組卷:202引用:5難度:0.3
  • 2.甲圖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裝置,乙圖是煉鐵高爐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56引用:1難度:0.6
  • 3.甲圖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裝置,乙圖是煉鐵高爐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br />

    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231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