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自動調溫電熨斗》,回答:
自動調溫電熨斗
圖甲、乙分別是電熨斗的實物圖和結構示意圖。常溫時,雙金屬片端點上的觸點A與彈性銅片上的觸點B相接觸。當電熨頭與電源接通時,電流通過相接觸的銅片、雙金屬片,流過發(fā)熱板(電熱絲),發(fā)熱板發(fā)熱并將熱量傳給電熨斗底部的金屬底板,人們就可用發(fā)熱的底板熨燙衣物了。雙金屬片是把長和寬都相同的銅片和鐵片緊緊地鉚在一起做成的。受熱時,由于銅片膨脹得比鐵片大,雙金屬片便向鐵片那邊彎曲。溫度愈高,彎曲得愈顯著。隨著通電時間增加,底板的溫度升高到設定溫度時,與底板固定在一起的雙金屬片受熱后向下彎曲,雙金屬片頂端的觸點A與彈性銅片上的觸點B分離,于是電路斷開。這時底板的溫度不再升高,并隨金屬底板的散熱而降低;雙金屬片的形變也逐漸恢復,當溫度降至某一值時,雙金屬片與彈性銅片又重新接觸,電路再次接通,底板的溫度又開始升高。這樣,當溫度高于所需溫度時電路斷開,當溫度低于所需溫度時電路接通,便可保持溫度在一定的范圍內自動調溫了。

怎樣使電熨斗有不同溫度范圍呢?如將調溫鈕上調時,上下觸點隨之上移,雙金屬片只需稍微下彎即可將觸點A、B分離。這時雙金屬片可控制金屬底板在較低溫度下的工作。若將調溫鈕下調時,上下觸點A、B隨之下移,雙金屬片必需下彎程度較大時,才能將觸點分離。這時雙金屬片可控制金屬底板在較高溫度下的工作。這樣便可適應織物對不同熨燙溫度的要求了。
閱讀上述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電熨斗的溫控開關是依據熱脹冷縮原理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2)熨燙衣物需較高的溫度時,應將調節(jié)調溫旋鈕向下下調(選填“上”或“下”)。
(3)電熨斗溫度升高時,雙金屬片將向下彎曲,則雙金屬片中上面的金屬片應為銅銅片(選填“銅”或“鐵”)。
【考點】物質的物理屬性.
【答案】熱脹冷縮原理;下;銅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94引用:4難度:0.5
相似題
-
1.近日,科學家開發(fā)了一種陶瓷材料-反彈陶瓷管,它大體特征與陶瓷一樣,但在被壓縮到50%之后還能反彈復原,這個產品的厚度比一張紙還薄,強度比鋼還高,宇宙飛船或飛機發(fā)動機可以用此陶瓷來隔熱,關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該陶瓷管的硬度差 B.該陶瓷管的彈性好 C.該陶瓷材料具有很好的導熱性 D.用這種陶瓷管可以遠距離輸電 發(fā)布:2024/12/23 23:0:2組卷:308難度:0.9 -
2.我國的“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月球采樣返回,航天器的外殼要求輕巧、耐高溫,因此航天器的外殼應具有的物理特性是密度較 ,熔點較 。
發(fā)布:2024/12/15 11:0:1組卷:154引用:6難度:0.6 -
3.從物質的物理屬性角度加以分析,教室窗戶要用玻璃的原因說法錯誤的是( ?。?/h2>
A.玻璃的透光性強,不影響視線和采光 B.玻璃硬度較大,不易變形,美觀 C.保溫考慮,能量高的光波較短,反之較長,而玻璃有個特性,就是容易透過短波而不容易透過長波,所以太陽的能量容易進入教室,而我們的能量不容易散失(我們自身發(fā)出的波已經是紅外線了),這在冬天比較明顯 D.玻璃是導體 發(fā)布:2024/12/21 8:0:2組卷:3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