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有婦人晝?nèi)罩枚荷成隙揭?sup>①于水者?;⒆陨缴像Y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②以首抵觸庶幾③其一就懼;而兒癡④,竟不知。虎亦尋⑤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歟!
(選自《東坡全集》)【注】①浣衣:洗衣服。②至:甚至。③庶幾:在這里有“希望”的意思。④癡:這里指天真可愛。⑥尋:不久。
(1)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加點詞語 | 方法提示 | 解釋(填寫文字) |
而不懼之人 | 關(guān)聯(lián)教材 屠懼,投以骨。(《狼》) |
①懼: 害怕 害怕 |
虎自山上馳來 | 使用詞典選擇義項 自:①開始;②親自;③從;④即使。 |
②自: 從 從 |
意虎之食人 | 參考成語解釋,聯(lián)系語境形成新的解釋 出其不意,意:意料。 |
③意: 意料 意料 |
A
A
A.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俱
B.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俱
C.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俱
D.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俱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而兒癡,竟不知。
②有婦人晝?nèi)罩枚荷成隙揭掠谒摺?br />(4)讀完本文后,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
【答案】害怕;從;意料;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1/14 17:30:1組卷:42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5/1/2 23:0:3組卷:34引用:1難度:0.7 -
2.文言文閱讀。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一簞食,一豆羹 食之不能盡其才 D.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君子成人之美 A.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蹴爾而與之 聚室而謀曰 C.萬鐘于我何加焉 苛政猛于虎也 D.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A.文章開頭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B.文中第②段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在生死關(guān)頭卻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C.文章通過“不辨禮儀”接受“萬鐘”和“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論證“舍生取義”的觀點,論證非常有力。
D.本文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yīng)該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guān)頭,也能經(jīng)受住考驗”的道理。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發(fā)布:2024/12/27 1:0:4組卷:14引用:4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54引用:4難度:0.8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