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補充完整《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報告。
(1)實驗目的:測量運動小車的全程的、上半段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2)實驗器材:長木板、小車、小木塊、刻度尺、停表。
(3)實驗步驟:
實驗步驟如下,請完成填空。
①將長木板的一端用木塊墊起。形成一個坡度較小較小(填“較大”或“較小”)的斜面如圖所示;
②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刻度尺測出車頭到金屬片的距離s1,用秒表秒表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機金屬片的時間t1,并將s1,t1記錄在表格中。
③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再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刻度尺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用秒表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上半路程s2所用時間t2秒表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上半路程s2所用時間t2,并將s2,t2記錄在表格中。
④根據(jù)公式v=stv=st及測量數(shù)據(jù),分別計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車通過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并將測量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測量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⑤根據(jù)公式v3=s1-s2t1-t2s1-s2t1-t2(請用“s1,t1,s2,t2表示”)及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出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并將v3記錄在表格中。
(4)請設計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提示本實驗要測量運動小車全程的、上半段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請在下表格內(nèi)填入要測量和要計算的物理量及單位)
s
t
s
t
s
1
-
s
2
t
1
-
t
2
s
1
-
s
2
t
1
-
t
2
【答案】較??;刻度尺;秒表;刻度尺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秒表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上半路程s2所用時間t2;v=;測量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s
t
s
1
-
s
2
t
1
-
t
2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57引用:5難度:0.3
相似題
-
1.如圖在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達到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圖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測得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2)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 (選填“合理”或“不合理”)。發(fā)布:2024/10/18 18:0:2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2.如圖1所示,在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并開始計時,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算出小車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本實驗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和 ;
(2)實驗時應保持斜面的傾角 (選填“較大”或“較小”),目的是 ;
(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 。
(4)小車通過AB段時,測得時間tAB=1.6s,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為tAC=2.6s,物體的運動常??梢杂脠D像來描述,圖1小車運動情況用圖像來表示,可能正確的是圖中的 (選填“①”“②”“③”“④”)。發(fā)布:2024/10/18 17:0:4組卷:29引用:1難度:0.6 -
3.小明喜歡滑板,當他在斜坡上玩滑板時發(fā)現(xiàn):滑板在同一坡度由靜止開始下滑的距離越大,它的平均速度就越大。他很好奇,若是滑板在斜坡上相同高度的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到底部,斜坡坡度越大,滑板的平均速度究竟是變大還是變???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明找來了一塊長木板、一塊金屬片、一把刻度尺、一個秒表、一個木塊和一輛小車,組裝器材如圖所示。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在不增加實驗器材的基礎上,請簡要補充實驗步驟(可用文字或畫圖來描述實驗步驟),并用字母表示所測量的相關物理量,并根據(jù)可能出現(xiàn)的實驗結(jié)果分析所探究的問題。發(fā)布:2024/10/25 8:0:2組卷:3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