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問題:
自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以來,生物膜的研究有了飛速的發(fā)展,許多科學家投身這一領域的研究,推動了膜生物學的迅速進展。20世紀80年代,研究者發(fā)現(xiàn)生物膜上有許多膽固醇聚集的微結構區(qū),就像水面上漂浮的竹筏一樣,由此命名為“脂筏”。脂筏就像蛋白質停泊的平臺,一些膜蛋白與脂筏表面的化學基團結合,構成了生物膜上分子排列緊密、結構相對穩(wěn)定的特定區(qū)域。
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廣泛存在于人體細胞膜表面。2018年,我國科研人員利用超分辨顯微鏡對GLUT1的分布和組裝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GLUT1在細胞膜上形成了平均直徑約為250納米的聚集體,通過對同一細胞的脂筏標記蛋白進行了熒光標記,將GLUT1定位于脂筏。研究證實,脂筏區(qū)域可以使GLUT1在細胞膜上的分布相對穩(wěn)定。
研究表明,除脂筏外,細胞還會通過多種方式,把特定的膜蛋白限定在脂雙層的局部區(qū)域,例如將膜蛋白錨定在細胞內相對不動的結構上,或是被另一個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困住,甚至在膜上形成特定的屏障阻礙膜蛋白通過等,從而在細胞或細胞器的表面產(chǎn)生特化的功能區(qū)。利用特定的顯微鏡可以觀察到,不同種類的膜蛋白表現(xiàn)出了不同程度的運動模式,從隨機擴散到完全不能運動。圖中A呈現(xiàn)的是一個在質膜上自由隨機擴散的蛋白質軌跡,B呈現(xiàn)了一個被錨定在細胞內固定結構上因而基本不動的蛋白質的軌跡。

(1)根據(jù)短文內容推測,脂筏ACAC。(多選)
A.使生物膜結構的穩(wěn)定性增加
B.由糖蛋白和膽固醇共同組成
C.有利于膜上的蛋白質發(fā)揮功能
D.增加了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
(2)GLUT1存在于人體細胞膜表面,可順濃度梯度運輸葡萄糖分子,這種運輸方式屬于協(xié)助擴散協(xié)助擴散。我國科研人員對同一細胞的脂筏標記蛋白進行了熒光標記,并與GLUT1的熒光標記膜分布結果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二者分布的定位相同分布的定位相同,由此證明GLUT1是結合于脂筏的。
(3)細胞骨架對細胞形態(tài)的維持有重要作用,錨定并支撐著許多細胞器。一種被細胞骨架錨定的膜蛋白,其運動軌跡應與圖中的BB更相似。
(4)與圖中A、B兩種膜蛋白的運動軌跡相比,GLUT1的運動軌跡應表現(xiàn)為移動范圍介于A、B之間移動范圍介于A、B之間,請簡單繪制在圖中字母C對應的空白處
。


【答案】AC;協(xié)助擴散;分布的定位相同;B;移動范圍介于A、B之間;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0引用:5難度:0.7
相似題
-
1.主動轉運,又稱主動運輸,是由載體蛋白所介導的物質逆著電化學梯度或濃度梯度進行的跨膜轉運方式。主動轉運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和微生物細胞。主動轉運的能量來源分為3類(如圖1):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驅動泵)、間接供能(協(xié)同轉運蛋白)、光驅動(光驅動泵)。圖2為小腸上皮細胞吸收和轉運葡萄糖的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脂雙層的主要成分是
(2)由圖1可知,ATP驅動泵作為載體蛋白的同時,具有催化
(3)由圖2可知,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能量直接來自發(fā)布:2025/1/5 8:0:1組卷:6引用:2難度:0.6 -
2.主動轉運的特點不包括( ?。?/h2>
發(fā)布:2025/1/5 8:0:1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如圖為小腸上皮細胞物質跨膜運輸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5/1/6 8:30:6組卷:2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