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互聯(lián)網+新農業(yè)應用”中,科技溫室大棚幫助農民通過控制系統(tǒng)對大棚內的溫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實時監(jiān)控,為農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長環(huán)境。浙江水嘉一地利用科技大棚成功使櫻桃番茄實現(xiàn)一年多次采摘。
資料一:櫻桃番茄,喜鉀肥,喜光,喜溫暖、耐熱。生長適溫20~30℃。對水分要求較多,空氣相對濕度以45%~50%為宜。
資料二:科技溫室大棚選用無色透光的材料作為大棚膜;棚頂CO2(二氧化碳)發(fā)生器,每天9時-16時自動打開;安裝溫度傳感器,通過自動開閉大棚底部,保證白天棚內溫度為28℃左右,夜間溫度控制在16℃以上;安裝土壤濕度傳感器檢測土壤中的含水量,采用滴灌法,實現(xiàn)作物的自動灌溉;棚內土壤挖回壟溝;北面棚內側掛反光膜;棚室地面上,定期撒施草木灰(主要成分為碳酸鉀)。
結合上述信息并運用所學知識,使用該科技溫室大棚既能節(jié)能又能實現(xiàn)櫻桃番茄一年多產作出解釋。

【答案】(1)櫻桃番茄喜光,大棚膜選用無色透光的材料,便于更好接受光照。
(2)棚頂CO2(二氧化碳)發(fā)生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安裝在棚頂便于植物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
(3)二氧化碳發(fā)生器,每天9時-16時自動打開,這個時間段是光照最強的時候。
(4)溫度傳感器,通過自動開閉大棚底部,保證白天棚內溫度為 28℃左右,夜間溫度控制在 16℃。有利于白天提供櫻桃番茄適合的生長溫度,夜間適當降低溫度,適當抑制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
(5)櫻桃番茄對水分要求較多,土壤濕度傳感器檢測土壤中的含水量,采用滴灌法,實現(xiàn)作物的自動灌溉,既保證了植物根系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同時還能節(jié)約用水。
(6)棚內土壤挖回壟溝,有利于更大面積的接受光照。
(7)北面棚內側掛反光膜,由于浙江溫州地處北回歸線稍偏北位置,太陽始終南面照射,北面掛反光膜有利于為大棚提供更多光照和提高大棚溫度。
(8)櫻桃番茄喜鉀肥,棚室地面上,定期撒施草木灰(主要成分為碳酸鉀)有利于植物提高產量。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6 8:0:9組卷:72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如圖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某植株一晝夜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分析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28 12:0:1組卷:525引用:3難度:0.5
  • 2.如圖1是測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作用是使裝置內的CO2濃度保持相對穩(wěn)定),試管內氣體體積的變化可根據(jù)毛細玻璃刻度管內紅色液滴移動距離經計算獲得。在不同強度的光照條件下,測得氣體體積變化如圖2所示。

    (1)當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斯,1小時光合作用產生該氣體的量為
     
    毫升。
    (2)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本實驗還應設置對照實驗。在光照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對照組刻度管中的紅色液滴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5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
     

    (3)理想條件下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影響,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回答相關問題:
    溫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mg/h) 1.0 1.75 2.5 3.25 3.75 3.5 3.5
    黑暗中釋放的二氧化碳量(mg/h) 0.5 0.75 1.0 1.5 2.25 3.0 3.5
    ①若實驗過程中晝夜一直不停光照,則溫度約為
     
    時植物生長速度最快。
    ②若每天提供12小時光照,其余時間黑暗處理,則24小時內植物有機物積累量最大時的溫度約為
     
    。

    發(fā)布:2024/12/28 12:30:2組卷:107引用:3難度:0.5
  • 3.如圖表示農作物種植密度與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強度的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 />

    發(fā)布:2024/12/16 4:30:5組卷:47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