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后,回答下列問題。
在峰巒林立的山中大喊一聲,可以聽到好多次聲響。反射回來的聲音傳入耳中,聽到的就是回聲。通?;芈暠戎苯觽魅攵械穆曇簦ㄔ暎┥酝硪恍┑竭_耳中,如果晚到時間離原聲終止時間0.1s以上,人耳就能把這兩個聲音區(qū)分開來;如果在0.1s以內(nèi),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就會使原聲加強或延長。
聲波遇到山崖、墻壁等障礙物時會發(fā)生反射,北京天壇回音壁就是根據(jù)這個道理建造的。北京天壇回音壁圓形墻壁十分光滑,如果在甲處有人輕聲細語,這時在乙處的人可以聽得非常清楚,聲音像是從近處傳來的(如圖)。這是聲波經(jīng)過圓壁,多次反射的結(jié)果。
利用回聲可以測量距離。只要測出從發(fā)聲到接收到回聲所需的時間,就可以利用聲速估算出發(fā)聲處到反射物之間的距離?,F(xiàn)代聲吶就是利用回聲測定海水中目標物體位置的一種裝置?;芈曈袝r也會帶來不利影響,例如會使錄音時錄的聲音不夠清晰,體育館內(nèi)聲音過分嘈雜等,因此這些建筑物的內(nèi)壁或頂棚都是由吸音材料制成的,用來減弱回聲。
(1)北京天壇回音壁的建造原理是什么?
(2)要想分辨原聲與回聲,人到障礙物的距離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3)怎樣利用回聲測距離?
(4)舉例說明回聲帶來的不利影響。
【考點】利用回聲加強原聲;區(qū)分回聲與原聲的條件.
【答案】(1)聲波遇到山崖、墻壁等障礙物時會發(fā)生反射,北京天壇回音壁就是根據(jù)這個道理建造的,所以北京天壇回音壁的建造原理是:聲音的反射;
(2)人耳能區(qū)分兩個聲音的時間間隔是0.1s以上,根據(jù)聲音在常溫下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用s=vt可以求得聲音的傳播距離需要大于34m,由于聲音是傳播過去又反射回來,所以聲音傳播距離是人到障礙物的距離的2倍,即人到障礙物的距離需要大于17m;
(3)回聲測距是利用聲速大小和測量的聲音傳播的時間計算出聲音傳播的距離,當聲源不動時,聲源與障礙物的距離等于聲音傳播距離的一半,從而得到所測距離的大?。?br />(4)在錄音棚錄音時,回聲會干擾聲音的錄制,使得錄制的聲音比較嘈雜。
(2)人耳能區(qū)分兩個聲音的時間間隔是0.1s以上,根據(jù)聲音在常溫下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用s=vt可以求得聲音的傳播距離需要大于34m,由于聲音是傳播過去又反射回來,所以聲音傳播距離是人到障礙物的距離的2倍,即人到障礙物的距離需要大于17m;
(3)回聲測距是利用聲速大小和測量的聲音傳播的時間計算出聲音傳播的距離,當聲源不動時,聲源與障礙物的距離等于聲音傳播距離的一半,從而得到所測距離的大?。?br />(4)在錄音棚錄音時,回聲會干擾聲音的錄制,使得錄制的聲音比較嘈雜。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3 8:0:9組卷:19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