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精彩賞析閣。
中華少年九曲黃河讓我懂得百折不回,
莽莽昆侖使我學(xué)會立地頂天,
教我純潔的是北國的雪花,
教我熱烈的是南疆的紅棉。
龍的故土,民族的搖籃,
錦繡山川,我們的家園。
(1)這一小節(jié)采用了
排比
排比
的修辭手法,主要在贊美
黃河的精神
黃河的精神
。
(2)這一小節(jié)提到的地域名稱有:
黃河
黃河
、
昆侖
昆侖
北國
北國
、
南疆
南疆
;提到的精神有:
百折不回
百折不回
、
立地頂天
立地頂天
純潔
純潔
、
熱烈
熱烈

(3)《中華少年》是一首
朗誦
朗誦
詩,全詩共分
8
8
小節(jié)。課文選取了
西藏
西藏
、
臺灣
臺灣
、
蒙古
蒙古
、
黃河
黃河
四地的少年,代表中華少年。
(4)按要求寫句子。
①比喻句:
龍的故土,民族的搖籃
龍的故土,民族的搖籃

②擬人句:
錦繡山川,我們的家園
錦繡山川,我們的家園
。

【考點(diǎn)】詩歌語言賞析詩歌形象意境
【答案】排比;黃河的精神;黃河;昆侖;北國;南疆;百折不回;立地頂天;純潔;熱烈;朗誦;8;西藏;臺灣;蒙古;黃河;龍的故土,民族的搖籃;錦繡山川,我們的家園
【解答】
【點(diǎn)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5/2/28 21:0:1組卷:65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月光、
     
    、
     
    、
     
    等景物,渲染了
     
    的氣氛。
    (2)詩的前兩句不帶一個(gè)“月”字,我們卻可以由
     
    一詞看出月色的
     
    。這種景象不由得讓我們想起李白的詩句
     
    。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中庭地白樹棲鴉”一句中“樹棲鴉”以動襯靜,既描寫了烏鴉棲樹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
    B.“冷露無聲濕桂花”一句,詩人由被秋露打濕的庭中桂花聯(lián)想到月中桂樹,這句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diǎn)題之筆。
    C.“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意思是詩人覺得中秋夜望月懷人的太多了,不知道這種思念之情會落到誰那里,反正自己是沒有這份思緒的。
    (4)用簡潔的語言說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兩句詩的妙處。
     

    發(fā)布:2025/3/13 4:0:1組卷:59引用:2難度:0.5
  • 2.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月光、
     
    、
     
     
    等景物,渲染了
     
    的氣氛。
    (2)詩的前兩句不帶一個(gè)“月”字,我們卻可以由“
     
    ”一詞看出月色的
     
    。這種景象不由得讓我們想起李白的詩句:
     
    ,
     
    。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中庭地白樹棲鴉”一句中“樹棲鴉”以動襯靜,既描寫了烏鴉棲樹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
    B.“冷露無聲濕桂花”一句,詩人由被秋露打濕的庭中桂花聯(lián)想到月中桂樹,這句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diǎn)題之筆
    C.“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意思是詩人覺得中秋夜望月懷人的太多了,不知道這種思念之情會落到誰那里,反正自己是沒有這份思緒的
    D.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押a韻,韻腳分別是“鴉”“花”“家”
    (4)“不知秋思落誰家”委婉地表達(dá)了游子的思親之情。在你讀過的古詩詞中,類似的詩詞句有:
     
    ,
     
    。

    發(fā)布:2025/3/13 2:0:1組卷:149引用:5難度:0.8
  • 3.課外閱讀。
    謝亭送別
    [唐]許渾
    勞歌①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yuǎn),滿天風(fēng)雨下西樓。
    【注】:①勞歌:送別歌的代稱。
    (1)前兩句和后兩句描寫的是否同一時(shí)間的事?作者這樣處理,表達(dá)了怎樣的感情?
     

    (2)詩的二、四句寫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3)第二句的詩眼是哪個(gè)字?請作簡要賞析。
     

    發(fā)布:2025/3/13 6:0:1組卷:64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gè)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