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噪聲是一種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個防噪聲的耳罩,他通過比較幾種材料(分別是: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來選擇一種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實驗器材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在本實驗中適合做聲源的是 機械鬧鐘機械鬧鐘,因為 聲音穩(wěn)定且有規(guī)律聲音穩(wěn)定且有規(guī)律。李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在其四周塞滿待測填充材料。他設想了以下A、B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 BB方案。
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離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
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
實驗得到的結果如下表所示,則待測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泡沫塑料泡沫塑料。
表一:
材料 | 衣服 | 錫箔紙 | 泡沫塑料 |
響度 | 較響 | 較響 | 弱 |
材料 | 衣服 | 錫箔紙 | 泡沫塑料 |
距離 | 較長 | 長 | 短 |
【考點】聲音的綜合利用.
【答案】機械鬧鐘;聲音穩(wěn)定且有規(guī)律;B;泡沫塑料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7/18 8:0:9組卷:46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如圖所示,關于聲現(xiàn)象的各種實驗情景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實驗:利用鋼尺來探究影響聲音三要素的因素 B.乙實驗:不斷抽氣時,聽到的鐘聲逐漸變小,聲源振幅不斷變小 C.丙實驗:可探究聲音的響度與鼓面的振動幅度的關系 D.丁實驗:“土電話”通話說明氣體傳聲效果比固體好 發(fā)布:2024/11/11 8:0:1組卷:306引用:11難度:0.9 -
2.相傳“舜作蕭,其形參差”,說明那時的蕭是由許多長短不同的竹管排成的。竹管參差不齊,目的是為了吹出 不同的聲音;人們之所以能分辨出笛聲與蕭聲是因為二者的 不同。
發(fā)布:2024/12/24 6:30:1組卷:420引用:10難度:0.5 -
3.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與聲打交道,以下有關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A.
圖中人類用語言表達信息、情感、并進行交流,說明聲音能夠傳遞信息B.
圖中暖氣管能把敲擊聲傳遍樓內各處,說明聲音在固體中能夠很好的傳播C.
圖中利用聲吶可探測海水深度,是利用超聲波在水中傳播速度比光波或電磁波的速度大D.
圖中用手彈撥橡皮筋吉他,彈撥粗橡皮筋時音調會比較低發(fā)布:2025/1/1 8:0:2組卷:51引用:2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