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讀“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如圖),完成下列要求。

(1)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A海域面積擴大的原因是
位于板塊的生長邊界
位于板塊的生長邊界
。B半島屬于六大板塊中的
印度洋
印度洋
板塊。
(2)B地的氣候特點是
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兩季
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兩季
,成因是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
(3)D地所處的自然帶是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E地附近的自然帶是
溫帶荒漠帶
溫帶荒漠帶
,D地到E地自然帶的變化體現了自然帶
從沿海到內陸的
從沿海到內陸的
地帶分異規(guī)律,產生這種分異規(guī)律的主要決定因素是
水分
水分
。
(4)2011年7月,F地羅肯火山爆發(fā),其產生的大量火山灰顆粒對太陽輻射具有
反射
反射
作用,會造成當地局部地區(qū)氣溫
下降
下降
(上升或下降)。該季節(jié),北印度洋海域洋流的流向是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
(5)F地所在群島多火山的原因是
位于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
位于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
。

【答案】位于板塊的生長邊界;印度洋;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兩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溫帶荒漠帶;從沿海到內陸的;水分;反射;下降;自西向東;位于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0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秘魯-智利海溝位于南太平洋東部,距離南美洲西海岸約160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海溝。該海溝位于(  )

    發(fā)布:2024/12/31 17:0:2組卷:29引用:2難度:0.7
  • 2.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解釋,馬來群島位于( ?。?/h2>

    發(fā)布:2024/12/31 19:0:1組卷:32引用:2難度:0.6
  • 3.2017年3月27日晚,意大利埃特納火山噴發(fā),該地區(qū)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br />

    發(fā)布:2024/12/31 19:30:1組卷:109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