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h1>
通感,將無法看到的東西,用“濃黑”一詞視覺化,突出悲涼之深。 |
設問,表現了作者對反動派虐殺青年學生的憤怒。 |
反復,突出了對反動派罪行的憤怒控訴。 |
反語,“偉績”“武功”正話反說,揭露了殺人者的罪惡行徑,表達了作者的萬分悲痛。 |
【答案】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17難度:0.8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拜喬惟良先生為師時,我十六歲。先生當年六十一。我一十六時,他六十一。那么,先生七十二時,我二十七。先生八十三時,我三十八。可是,他沒有活到八十三。我二十七時,他老人家去世了,那年,先生七十二。
我請教了數學老師,他X、Y地寫出一串公式。公式我沒弄明白,結果知道了:只要公差是11,數字顛倒一下都是成立的。比如26和62,11年之后,小的37,大的73。不過,道理是一回事,情感是另外一回事。我寧可相信這是緣分。
先生把事情分成兩種。一種是在別人的意志下不得不做的事,比如在小工廠修蓄電池;一種是在自由的狀態(tài)下做自己想做的事。先生認為,前一種事是為了謀生,不能不去做。但是,人之為人,不在這件事上。要成為自己,先生形象地說就是要會“玩”。
玩什么?怎么玩?先生在《筆生花賦》的結尾說:“身閑置酒,調箏弄賦,讀畫恒文,再寫名芳?!卑自捯稽c說,就是玩音樂,玩文學,玩繪畫。
(1)文中劃橫線處反復使用數字,有何作用?
(2)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使用了設問修辭,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及表達效果。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2.下面與“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的手法相近的一項是( ?。?/h2>
A.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B.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C.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D.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發(fā)布:2024/10/17 16:0:2組卷:34難度:0.8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依靠少吃、甚至節(jié)食來實現“閃電瘦”的愿望并不現實,還很有可能越餓越胖。
為什么餓得前心貼后背,就是瘦不下來?其實,能量守恒定律你是無法推翻的,你的困擾可能來自于另一個因素——能量補償機制。所謂能量補償機制,就是身體想盡各種方法努力維持能量平衡,盡量避免出現能量負平衡。人體的總能量平衡取決于能量攝入和能量消耗兩部分。能量補償機制是指當你減少能量攝入時,人體的能量消耗比如基礎代謝可能會下降,導致即使減少了能量攝入,① 。換句話說,我們人體是非常聰明的,當你試圖“餓”它的時候,為了保護自身,它會下調基礎代謝率,這也是人類能進化至今的一個原因——“適應”。這種“適應”就造成了“你少吃,它少用”“不吃也不瘦”的現象。
值得關注的是,不同的人群,② ,脂肪含量比較高的肥胖人群在節(jié)食后更容易發(fā)生顯著的能量補償。所以,單純靠少吃甚至不吃來減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僅達不到減重的效果,還可能造成基礎代謝率的顯著下降,反而③ 。
(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9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