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問題。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愚公移山》(節(jié)選)](乙)
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猓€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
①年且九十 將要。將要。
②寒暑易節(jié) 更替。更替。
③雜然相許答應(yīng),贊同。答應(yīng),贊同。
④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聰明。同“慧”,聰明。
(2)翻譯下面的句子
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3)(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指通豫南,達于漢陰”(用原文回答)。
(4)由(乙)文演變的民間俗語為 只要功夫深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鐵杵磨成針。李白勤學(xué)苦讀,終成“詩仙詩仙”。
(5)實現(xiàn)中國夢,任重而道遠。從選文中愚公和李白的身上,我們可以汲取哪些精神營養(yǎng)?
【答案】將要。;更替。;答應(yīng),贊同。;同“慧”,聰明。;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詩仙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1/27 14:0:1組卷:45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