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語段,完成下題。
(一)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二)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①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節(jié)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注】①掇:拾取,采摘。②刻露:鮮明地顯露。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佳木秀而繁陰 茂盛茂盛
②樹林陰翳遮蓋遮蓋
③因為本其山川 按照,根據(jù)按照,根據(jù)
④遂書以名其亭焉 起名,命名起名,命名
(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請用“/”為語段(二)中畫框線的句子斷句。(標兩處)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
(4)語段(一)(二)都寫了滁州四時之景,它們在景物描寫方面有什么共同之處?請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分析。
【答案】茂盛;遮蓋;按照,根據(jù);起名,命名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62引用:1難度:0.6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