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地震預警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fā)生后,利用地震波傳播速度小于電磁發(fā)傳播速度的特點,提前對地震波尚未到達的地方進行提醒,以減小相關區(qū)域的災害損失。
地震波的頻率一般在20Hz以下。其波長很長,具有極強的穿透能力,能輕松穿透大氣、海水、土壤、巖石等物質(zhì)。由于地震波頻率很低,周圍環(huán)境對其吸收非常小,傳播幾千公里時,衰減僅為萬分之幾,所以其傳播的距離極遠,能傳到十幾萬公里以外。
地震波按傳播方式分為三種類型:縱波、橫波和面波??v波地殼中傳播速度最快,約為6千米/秒,破壞性最弱。橫波傳播速度約為3千米/秒,破壞性較強。當橫波與縱波相遇疊加后,會激發(fā)出面波。橫波和面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壞的主要因素。
自然界中傳播速度最快就是電磁波了,其速度能達到3×108m/s。在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只需要在縱波到達監(jiān)測點后,通過網(wǎng)絡或信息提醒人們做好抵卸橫波和面波的準備即可達到地震預警的目的(如圖甲)。研究表明,如果提前3秒預警,可使人員傷亡減少14%;如果提前10秒預警,可使人員傷亡減少39%:如果提前60秒預警,則可使人員傷亡減少95%。

(1)地震產(chǎn)生的地震波屬于 次聲波次聲波(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這種波 不能不能(選填“能”“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結合圖乙,當?shù)卣鸩▊鱽頃r,能“聽”到地震波的動物是 狗狗;
(3)如圖甲,若震源距監(jiān)測點60km,距離受災群眾90km,地震發(fā)生后,地震局在 1010秒后能接收到縱波信號。收到信號后,地震局立即發(fā)出預警,忽略電磁波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則受災群眾在收到預警信息后,可供做應急準備的時間為 2020秒。
【答案】次聲波;不能;狗;10;20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9/6 14:0:8組卷:63引用:1難度:0.8
相似題
-
1.“B超”機是利用超聲波來診斷病情的,但是人們都聽不到它發(fā)出的聲音,這是因為( ?。?/h2>
A.聲音太小 B.聲音太大 C.聲音頻率大于人能聽到的最大頻率 D.聲音頻率小于人能聽到的最小頻率 發(fā)布:2025/1/3 8:0:47組卷:80引用:10難度:0.9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震過后,人們沒有發(fā)現(xiàn)野生動物大規(guī)模死亡的情況,是因為有些動物能夠聽到超聲波 B.《三國演義》中,張飛在長板橋前一聲怒吼,嚇死了夏侯杰。這一聲怒吼是因為張飛的聲音響度大 C.聲音的傳播速度為340m/s,光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D.用超聲波清洗眼鏡,是因為超聲波的速度較大 發(fā)布:2025/1/3 2:30:3組卷:27引用:2難度:0.7 -
3.在水中,超聲波比光波和電磁波傳播得
發(fā)布:2025/1/1 8:0:2組卷:2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