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我國宣布“力爭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其中一個重要途徑是增加碳匯。生態(tài)系統增加碳匯的路徑主要有陸地碳匯和海洋碳匯,分別稱為“綠碳”和“藍碳”。請分析以下資料作答。
資料1:“綠碳”是充分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如擴大森林綠地面積、保有健康的濕地、給高樓和立交橋架的水泥立面種上爬山虎等都是綠碳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料2:“藍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海洋儲存了地球上約93%的二氧化碳,海岸帶植物生物量雖然只有陸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的固碳量卻與陸地植物相當。紅樹林、海藻場、海草床等海洋生態(tài)系統都承載著“藍碳”使命。
資料3:某地通過建設海洋牧場,構建“藻—貝”共生養(yǎng)殖模式(如圖),探索海洋碳匯發(fā)展之路。
(1)森林生態(tài)系統是由種類眾多的生物與
環(huán)境
環(huán)境
構成的統一整體。森林植物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為儲存能量的
有機物
有機物
,從而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濃度,該過程屬于
綠碳
綠碳
(填“綠碳”或“藍碳”)。
(2)海藻場中的海藻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屬于
藻類
藻類
植物;海藻和海草都屬于海洋生態(tài)系統組成成分中的
生產者
生產者
,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達到減碳的目的。
(3)資料3的“藻—貝”共生養(yǎng)殖生態(tài)系統中,影響貝類生存的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水質因素等被稱作
生態(tài)
生態(tài)
因素。據圖寫出包含貝類的最長一條食物鏈:
浮游植物→浮游動物→貝類
浮游植物→浮游動物→貝類
;由圖可知,貝類利用
碳酸鹽
碳酸鹽
構建貝殼,貝殼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機物,所以基本不會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從而抑制了碳的循環(huán)。
(4)“碳中和”的實現與我們每個人的碳足跡密切相關,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是怎樣響應低碳生活號召的?
節(jié)約用水
節(jié)約用水
。(寫出1條即可)

【答案】環(huán)境;有機物;綠碳;藻類;生產者;生態(tài);浮游植物→浮游動物→貝類;碳酸鹽;節(jié)約用水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3 12:26:7組卷:52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生物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解答:
    (1)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施了358個“綠色奧運”,其中建筑節(jié)能項目所節(jié)約的能源,相當于每年減少2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有利于維持生物圈的
     

    (2)2009年8月8日臺風莫拉克重創(chuàng)臺灣,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情較重地區(qū)與外界失去聯系時間較長.那么被困群眾最后靠消耗體內的
     
    來維持生命;被救出后常常趕緊點滴葡萄糖液,這是因為
     

    (3)2009 年 11 月 27 日四川《內江日報》報道:近日氣溫回升,果農們趁著天氣晴好忙著采收已成熟的臍橙.今年臍橙水分充足,口感較好.臍橙內的水分是靠植物體內的
     
    運輸的;從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來看,我們吃下去的一個臍橙屬于
     

    (4)關注“三農”,大大激發(fā)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我國糧食產量連續(xù)五年增長,使得農村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農民每年剛收獲打下來的糧食會發(fā)熱,分析這些熱量來自于細胞中的
     
    (填有機物或無機物);細胞進行該過程的能量轉換器是
     

    (5)如圖表示一個細胞完成個體發(fā)育的過程.
    ①A-D過程是通過
     
    完成的.
    ②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又稱“血癌”,該病居年輕人惡性疾病中的首位.在D→E、F、G、H的個體發(fā)育過程中,表現為 D的細胞不能正常完成
     
    的結果.

    發(fā)布:2024/11/9 8:0:6組卷:11難度:0.5
  • 2.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樹都是一個氧氣發(fā)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養(yǎng)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環(huán)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它使林區(qū)空氣濕潤,降水增加,冬暖夏涼,這樣它又起到了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
    (1)一棵小樹在生長的過程中同化作用
     
    異化作用;
    (2)森林可提供生物各種食物,同時也為生物提供氧氣,請問在森林周圍氧氣濃度最高的時間是
     
    ,(選填“清晨”、“正午”、“傍晚”)并說明理由。
     

    發(fā)布:2024/11/11 8:0:1組卷:9引用:1難度:0.5
  • 3.生物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解答:
    (1)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施了358個“綠色奧運”,其中建筑節(jié)能項目所節(jié)約的能源,相當于每年減少2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有利于維持生物圈的
     

    (2)2009年8月8日臺風莫拉克重創(chuàng)臺灣,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情較重地區(qū)與外界失去聯系時間較長。那么被困群眾最后靠消耗體內的
     
    來維持生命;被救出后常常趕緊點滴葡萄糖液,這是因為
     
    。
    (3)2009 年 11 月 27 日四川《內江日報》報道:近日氣溫回升,果農們趁著天氣晴好忙著采收已成熟的臍橙。今年臍橙水分充足,口感較好。臍橙內的水分是靠植物體內的
     
    運輸的;從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來看,我們吃下去的一個臍橙屬于
     

    (4)關注“三農”,大大激發(fā)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我國糧食產量連續(xù)五年增長,使得農村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農民每年剛收獲打下來的糧食會發(fā)熱,分析這些熱量來自于細胞中的
     
    (填有機物或無機物);細胞進行該過程的能量轉換器是
     
    。
    (5)如圖表示一個細胞完成個體發(fā)育的過程。
    ①A-D過程是通過
     
    完成的。
    ②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又稱“血癌”,該病居年輕人惡性疾病中的首位。在D→E、F、G、H的個體發(fā)育過程中,表現為 D的細胞不能正常完成
     
    的結果。

    發(fā)布:2024/11/9 8:0:6組卷:1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