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統(tǒng)編版: 八年級上
教材版本
統(tǒng)編版 統(tǒng)編版(2024) 統(tǒng)編版五四制 統(tǒng)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原創(chuàng) 已完結
中考備考、熱點專題、命題分析、模擬訓練
瀏覽次數(shù):2003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更新中
中考模擬 分類匯編 專項突破
瀏覽次數(shù):2549 更新:2025年04月28日
  • 2941.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
    ——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
    蔣芳 邱冰清
          又是一年“12?13”。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凄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這個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
          國行公祭,祀我殤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以來,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對那段災難歷史的深刻反思,正成為國人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化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
    牢記民族苦難      冬天的“哭墻”前,有無盡的哀思。11月25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葛道榮、石秀英、馬庭寶、路洪才、艾義英、余昌祥,以及部分去世幸存者家屬,齊聚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內的遇難者名單墻前,再一次為逝去的親人送上鮮花,留下無盡的哀思。
    “只要身體允許,我就要來。不來我心里難安啊!”家中9口人有7人被殺害,夏淑琴老人蹣跚的身影,幾成每年公祭日“標志”。截至目前,登記在冊的在世幸存者僅剩73人。
          參加祭奠的人群中白發(fā)老者日漸稀少,但在傳承記憶的隊伍里,年輕的身影越來越多。
          趕在公祭日閉館前,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們走進紀念館進行“行前一課”教育。他們參觀史實展,向死難者獻花,重溫民族苦難歷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過去是學校的自選動作,現(xiàn)在則是留學前的‘必修課’?!蹦暇┦形逃の睍涃R承瑤說。南京市教育局與紀念館共建紫金草國際和平學?!靶星耙徽n”教育活動,就是為了讓即將出國的學生接受愛國主義與和平教育,打好作為中國人的“底色”。
    傳承守望互助      1937年11月,南京淪陷前夕,包括約翰?拉貝在內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商議并組成了“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設置了25個難民收容所,在此后南京的至暗時刻救助了25萬余名中國難民。
          今年12月13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主題展覽即將拉開帷幕,其后人托馬斯?拉貝為此傳來了一段視頻寄語:“拉貝的家人與中國人民的友誼已持續(xù)了四代,今年,我和我的家人也親身體驗了中國的那句俗語——患難見真情?!?br />      故事發(fā)生在疫情期間。今年3月中旬,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接到一通來自海德堡的電話,海德堡大學醫(yī)學院的醫(yī)生托馬斯?拉貝提請中方為他和他所在的醫(yī)院提供幾種急缺的抗疫藥物。
          一場跨越80多年的互助行動迅速展開。中國多方籌措,聯(lián)系藥企緊急增產,克服交通運輸難題,終于在4月21日將指定藥品、防護服、口罩等醫(yī)療物資送到了托馬斯?拉貝手上。
    ______
          臨近公祭日,很多南京市民發(fā)現(xiàn)部分地鐵站內多了一面“和平許愿墻”。人們紛紛駐足,鄭重寫下自己對和平的期許:“不要讓橄欖枝從和平鴿的嘴中滑落?!薄般懹洑v史,珍愛和平。”“祖國昌盛,世界和平?!薄暵暫魡?,字字入心。
          經(jīng)歷過苦難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珍貴。近幾年,南京秉持捍衛(wèi)歷史真相、守護世界和平的信念,在國內外舉辦了一系列和平主題活動。例如,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多次走向海外,幸存者及其遺屬舉辦證人證言集會、和平交流活動,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已為80多個國家、3800多名學生提供和平教學服務……
          光明每前進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這座曾經(jīng)遭受浩劫的城市,如今因為和平而閃光。
          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也加入傳播和平的隊伍中來。韓國女孩姜哈娜于2019年5月成為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的一名國際志愿講解員。一年多時間里,她接待了來自韓國的多個團隊,“讓觀眾記住哪怕一個名字、一個詞、一個數(shù)字,我的講解就是有意義的?!?br />(選自“央廣網(wǎng)”)(1)請為文章第三部分擬寫一個小標題。
    (2)文章的標題采用了主標題與副標題相結合的形式,請你說說文章主標題的作用。
    (3)文中引用托馬斯?拉貝的視頻寄語有什么作用?
    (4)請你為下面的新聞擬寫一個標題,不超過25個字。
          南京育才中學記者站12月13日訊 今年12月13日是第八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上午10點,凄厲的防空警報聲響徹南京城。全城默哀一分鐘,悼念在大屠殺中遇難的同胞。
          10點的南京城仿佛一張被按下快門的照片,匆匆趕路的車輛與行人緩緩停下。交通信號燈全轉為紅燈,行人摘下帽子,默默佇立。不少車輛開始鳴笛,應和著凄厲的警報聲;也有一些司機走下車,站在凜冽的寒風中和行人一起默哀。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46引用:1難度:0.5
  • 294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炊煙是鄉(xiāng)村的水墨畫
    劉世河
          ①描寫故鄉(xiāng)的文章,出鏡率最高的莫過于“魂牽夢繞”這四個字了,而能體現(xiàn)出這四個字的景象,非家鄉(xiāng)的炊煙莫屬。
          ②“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鄙砭佣际幸丫茫以欢葘μ諟Y明筆下的“歸園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夢初醒,其實我的童年和少年時光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如詩如畫的地方度過的。
          ③我的老家在魯北平原,村東一條小河蜿蜒渡過。過河不遠便是一個高高隆起的沙土崗子,崗子上的白楊樹枝繁葉茂,一到夏天便綠樹濃蔭,成了我們這幫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時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崗頂上靜靜地望著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樣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尋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總是眼花繚亂,后來望著望著就有了經(jīng)驗;看炊煙,父親患有胃病,醫(yī)生叮囑要三分治七分養(yǎng),吃飯須有規(guī)律,還得是熱乎飯,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親都會準時生火做飯,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縷炊煙多半就是我們家的。
          ⑤母親常說:“這炊煙就是咱莊戶人家灶臺上開出的花,花一開就有飯香,日日有飯香就是好日子。”彼時年幼,對母親的話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煙的灶臺上母親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飯。正所謂,饑望炊煙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兒圓。
          ⑥炊煙還是小村的晨鐘暮鼓,每天都傳遞著村人們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煙風輕云淡,就像天邊薄薄的晨曦,清靈疏朗,昭示著莊稼人早飯的簡單,熬一鍋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幾個饅頭就著一碟小咸菜就齊活了。吃罷早飯。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農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開了序幕。
          ⑧午間的炊煙是莊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飯的是,午飯雖然簡單,但一定要吃得硬實扛餓,因此,午間的炊煙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莊稼人忙秋忙夏時腳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煙是最美的,也最能體現(xiàn)農家生活的細致與溫馨,晚飯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莊稼人一天當中最悠閑的時候。莊稼人有個小習慣,就是越閑越吃,所以晚飯自然豐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會殺雞燒肉以示慶賀。鄉(xiāng)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飯蠻講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須長”的道理,小火慢燉,肉爛湯濃。因此,傍晚的炊煙是細水長流,從黃昏一直搖曳到夜幕降臨。
          ⑩炊煙如此繚繞生動,古詩詞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皝y云剩帶炊煙去,野水閑將白影來”是辛棄疾筆下的炊煙;“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則出自柳永筆端。
    ?寫炊煙最多的當屬陸游?!皫X谷高低明野火,村墟遠近起炊煙”和“遙望炊煙疑可憩,試從行路問村名”都是他的。可見放翁對田園裊裊飄逸的炊煙有多喜愛。后來又讀到陸游“霧斂蘆村落照紅,雨余漁舍炊煙濕”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煙怎么會是濕的呢?
    ?直到離家多年后,有一回在夢里又見故鄉(xiāng)炊煙,醒來后卻一枕清淚,才終于有悟。原來炊煙是和思念纏繞在一起的,淚眼看炊煙,又怎么會不是濕的呢!又想起母親當年對炊煙的比喻,突然覺得母親就是一個十足的詩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煙不但是莊稼人灶臺上開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濃淡隨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織的水墨畫,氣在鄉(xiāng)村的上空,畫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體會得到。
    ?而且這幅畫的色調永遠都是暖的,因為它的作者是母親。
    (選自《文苑?經(jīng)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刪改)
    (1)請你概括一天中三個不同時段炊煙的特征。
    (2)閱讀下列語句,按要求作答。
    ①炊煙還是小村的晨鐘暮鼓,每天都傳遞著村人們晨起晚息的信息。( 從修辭的角度加以賞析。)
    ②原來炊煙是和思念纏繞在一起的,淚眼看炊煙,又怎么會不是濕的呢!( 賞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3)第⑩?段中引用關于“炊煙”的詩句有何作用?
    (4)最后一段內涵豐富,請聯(lián)系全文加以分析。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135引用:23難度:0.5
  • 2943.閱讀《萬園之園——圓明園》(節(jié)選),完成下列各題。
          ①圓明園地處永定河沖積扇的邊緣。明清時這一帶清泉涌溢,湖沼密布,被稱為“海淀”。圓明園最初是清朝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①的宅園,后經(jīng)不斷地擴建與重修,總面積達到了5000余畝,成為了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皇家園林。
          ②圓明園是我國歷史上最光輝的園林藝術杰作。它繼承我國3000多年的優(yōu)秀造園傳統(tǒng),借鑒了歐洲園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筑為一體。其影響使得當時的英法等國一度產生了中國園林熱。在歐洲,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和“一切造園藝術之典范”。
          ③圓明園集疊山理水手法之大成。圓明園的水面,大的如福海寬達600余米,正所謂“蓬島瑤臺福海中,往來只借舟相通”;小的寬度均在四五十至百米之間,“跨水為小橋垂虹宛在,片云帆影,何必更羨吳江”。環(huán)曲瀠流的河道把這些大小水面串聯(lián)為一個完整的河湖水系,構成全園的脈絡和紐帶,提供了舟行游覽和水路供應的方便。由此不難想像當年翠荷接天,龍舟泛彩,歌聲蕩漾的圖畫。疊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崗、阜、島、橋、堤散布于園內,約占全園面積的三分之一。它們與水系相結合,把全園劃分為山復水轉、層層疊疊的近百處的自然空間。每個空間都經(jīng)過精細的藝術加工,既表現(xiàn)了人為的寫意又保持著野趣的風韻,其本身就是煙水迷離的江南水鄉(xiāng)的精煉再現(xiàn),有道是“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圓明園雖是千頃之園,但氣勢渾然一體,韻味雋永。
          ④可惜,圓明園經(jīng)英法聯(lián)軍的洗劫和八國聯(lián)軍的焚掠,其勝景已蕩然無存。
    ①[胤禛(yìn zhēn)]清朝雍正皇帝。
    (1)結合第②段,概括說出為什么圓明園是“園林藝術杰作”。(限26字以內)
    (2)結合第③段,說說“疊山理水手法”在圓明園的園林建造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3)作者在文中引用“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意在說明什么?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47引用:3難度:0.1
  • 2944.閱讀《紅星照耀中國》,講好中國故事。
    (1)班級準備舉行“走近領袖”故事會。你認為應該選擇哪些方面的內容來凸顯人物特點?請選擇下面一個人物,簡要說明。
    A.毛澤東
    B.周恩來
    C.彭德懷
    (2)向斯諾學習寫故事。就紀實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實說話”這一點,你從斯諾的寫作過程中得到怎樣的啟示?結合你的閱讀體會,加以闡述。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674引用:5難度:0.7
  • 2945.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題目。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漢江臨泛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注釋】①漢江:即漢水。②楚塞:指古代楚國地界。③九派:長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統(tǒng)稱。
    對兩首詩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h2>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668引用:4難度:0.8
  • 2946.《水經(jīng)注》是一部具有較強文學性的地理著作,閱讀了以上文段后,有的同學認為《水經(jīng)注》最大的特點是講究色彩搭配,清新雋永;有的同學認為駢散結合、清新凝練是其最大的特點。請結合以上文章內容,舉例談談你的看法。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6引用:1難度:0.8
  • 2947.記承天詩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下列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欣起行                   則何時而樂耶
    B.念無與為樂              蓮,花之君子
    C.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與外人間隔
    D.相與步中庭              皆以美徐公
    (2)結合文意,請簡要分析作者夜游的“樂”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46引用:2難度:0.5
  • 2948.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中國石拱橋(節(jié)選)      ①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是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不但節(jié)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作成了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刻著他的名字。
          ②(1)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2)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3)橋寬約8米,橋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4)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5)由于各拱相聯(lián),所以這種橋叫做聯(lián)拱石橋。(6)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極少出事,足見它的堅固。(7)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8)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1)閱讀第①段,概括趙州橋的特點。
    (一)
     

    (二)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承重。
    (四)
     

    (2)第①段畫線句將大拱比作合攏在一起的28張弓,作用是
     
    。
    (3)第②段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1)/(2)(3)(4)(5)(6)/(7)(8)(9)
    B.(1)(2)(3)/(4)(5)/(6)/(7)(8)(9)
    C.(1)(2)(3)/(4)(5)/(6)(7)(8)(9)
    D.(1)/(2)(3)(4)(5)/(6)(7)(8)(9)
    (4)第②段畫線句中的“幾乎”不能刪去,簡述理由。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24引用:5難度:0.6
  • 294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習題。
    淮陰侯列傳(節(jié)選)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鄙显唬骸坝诰稳纾俊痹唬骸俺级喽喽嫔贫??!鄙闲υ唬骸岸喽嘁嫔?,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br />(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注】①淮陰侯,指韓信。②鞅鞅:通“怏怏”,不滿意、不服氣、郁悶失意的樣子。
    (1)解釋加點的詞。
    ①信嘗樊將軍噲
     

    ②生與噲等為伍
     

    ③何為為我 
     

    ④大王乃肯
     

    (2)下列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以宗正劉禮為將軍 與噲等為伍
    B.軍細柳:備胡   光先帝遺德
    C.已而細柳軍     稱善者久
    D.不足外人道也   為我禽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是 
     

    A.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B.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C.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D.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4)翻譯句子:
    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
    (5)請分別概括周亞夫、韓信的形象特點。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295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題目。
    [甲]《答謝中書書》
    [乙]得西山后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shù)。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于溪;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選自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注]①魚梁:一種捕魚的設施,用石頭圍成一道阻水堰,中間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②突怒偃蹇:驟然突起或兀然高聳的樣子。③嵚(qīn)然:山勢高峻的樣子。④羆(pí):棕熊。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沉競躍
     

    ②四俱備
     

    ③未復有能與其
     

    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2)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實是欲界之仙都。
    ②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
    (3)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
    ①曉 霧 將 歇,猿 鳥 亂 鳴
    ②若 牛 馬 之 飲 于 溪
    (4)根據(jù)上面甲、乙兩文回答問題。
    ①甲文中,“
     
    ”一字高度概括了山川景色的特點;乙文中,“
     
    ”一詞簡潔地概括了石頭的特點。
    ②兩篇文章寫景的時候運用了不同的手法,甲文動靜結合,乙文妙用比喻,請分別舉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請從不同角度對甲文進行簡要賞析。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66引用:1難度:0.6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