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 281.(1)《合歡樹》是
     
    所寫的一篇情真意切的懷人散文。
    (2)
     
    ,使我不得開心顏!
    (3)當代作家
     
    在《西安這座城》中展現(xiàn)了西安悠久燦爛的歷史和文化。
    (4)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
     
    ”。
    (5)《再塑生命的人》選自
     

    (6)《“大國工匠”彭祥華》是紀錄片《大國工匠》的一篇
     
    。

    發(fā)布:2025/1/3 7:0:1組卷:0引用:1難度:0.5
  • 282.下列各組詞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h2>

    發(fā)布:2025/1/3 7:0:1組卷:0引用:1難度:0.6
  • 283.應用文寫作。
          2018年6月28日,王丹感冒發(fā)燒,需請假一天在家休息。請你代替王丹寫一張請假條,向班主任李老師請假。(要求字跡工整,格式規(guī)范)

    發(fā)布:2025/1/3 7:0:1組卷:7引用:1難度:0.7
  • 28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橫線上的關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      我們已經(jīng)取得了抗洪搶險的決定性勝利,__________洪水造成的損失是嚴重的,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工作十分艱巨,__________是今年各項改革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任務相當繁重,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倍努力地工作。__________要把洪水造成的損失奪回來,__________要確保實現(xiàn)今年經(jīng)濟發(fā)展的目標。

    發(fā)布:2025/1/3 7:0:1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85.閱讀下列文段,完成各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br />(1)選文選自
     
    ,
     
    是我國敘事完備的編年史著作。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C.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D.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3)對文意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晉,秦圍鄭的原因是鄭國在晉文公出亡時沒有禮待他,并且從屬于楚國。
    B.燭之武去見秦君的原因是鄭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燭之武說服了,不僅解除了鄭圍,而且派將軍幫助鄭國守城。
    D.晉文公不去攻打秦國,表現(xiàn)了他的仁義和明智。

    發(fā)布:2025/1/3 7:0:1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86.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史記》中“本紀”記載歷代帝王的興衰和重大歷史事件,“世家”主要為歷代各階層有影響人物的傳記。
     

    (2)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主題,要寫好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先確立好主題。 
     

    (3)《荀子》是先秦儒家學派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主張“性善論”。
     

    (4)《古希臘的石頭》一文作者在文題中用借喻的手法表明了寫作對象:古希臘文化。
     

    (5)詩歌是運用想象和意象,通過有節(jié)奏韻律的語言以及高度濃縮、跳躍的結構形式來反映社會生活、抒發(fā)情感的一種文學體裁。
     

    發(fā)布:2025/1/3 7:0:1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87.下列關于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5/1/3 7:0:1組卷:0引用:1難度:0.6
  • 288.按照例句的思路及句式將后面的句子填寫完整。
    例句:什么樣的年齡最理想,鮮花說,開放的年齡千枝競秀。
    例句:什么樣的青春最輝煌,太陽說,燃燒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樣的心靈最明亮,月亮說,
     
    。
    什么樣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說,
     
    。

    發(fā)布:2025/1/3 7:0:1組卷:3引用:2難度:0.5
  • 28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或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皢韬?!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選自《師說》)(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今之眾人 眾人:一般人
    B.圣人之所以為圣 所以:…的原因
    C.小學而大遺 遺:丟棄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恥,羞恥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A.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B.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速
    C.夜弛之諱公軍
    D.授之書而習其句讀
    (3)下列各句與例句句式特點相同的是
     

    例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C.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D.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4)下列對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是
     

    A.選段只是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
    B.選段論證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學習不要有門戶之見。
    C.選段以“古之圣人”對照照“今之眾人”,得出了“圣盜圣,愚益愚”的結論。
    D.選段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

    發(fā)布:2025/1/3 7:0:1組卷:3引用:2難度:0.5
  • 290.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秦王既沒,余威震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鋤稷棘矜,非鈷于鉤戟長鎩也;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1)下列文中加點的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巡(qūn)
    B.籬(fān)
    C.謫戍(dí)
    D.糧(yíng)
    (2)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愛:吝惜
    B.委下吏。 命: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D.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作難:起事、首倡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贏糧景從。
    B.百越君,俯首系頸。 咸陽。
    C.余威震殊俗。 非尊齊、楚、燕。
    D.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臨不測之淵,為固。
    (4)下列句子句式特點與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為天下笑者,何也?
    A.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B.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C.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D.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5)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秦始皇于是又讓蒙恬在北方修筑長城,守衛(wèi)邊境,使匈奴退卻七百多里。
    B.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長城,守衛(wèi)邊境,擊退匈奴七百多里。
    C.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長城,守衛(wèi)邊境,使匈奴退卻七百多里。
    D.秦始皇于是又讓蒙恬在北方修筑長城,守衛(wèi)邊境,擊退匈奴退七百多里。
    (6)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本來就不得人心,后來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傾覆了。
    B.秦能完成統(tǒng)一六國的功業(yè),表明天下百姓希望過安定的生活,也表明秦的統(tǒng)一符合民心。
    C.兼并天下時可以采用一些武力手段,但統(tǒng)一之后,若想坐穩(wěn)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政。
    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勢已發(fā)生了變化,仍自以為是,以武力統(tǒng)治天下,最終導致了秦王朝的滅亡。

    發(fā)布:2025/1/3 7:0:1組卷:2引用:1難度:0.5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