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忠源紀念中學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8/29 4:0:8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西方戲劇的觀念與中國戲曲的觀念,是迥然有別的。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對戲劇進行了理論總結,寫下了著名的《詩學》。他說:“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北瘎 白钪匾氖乔楣?jié),即事件的安排……悲劇中沒有行動,則不成為悲劇,但沒有性格,仍然不失為悲劇?!敝袊膽蚯碚?,無論是明代的湯顯祖還是清代的李漁,闡述的重點都是在演員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劇本的故事無不處于次要的位置。
          這種理論上的差異,自然造就了舞臺演出的分疆。
          西方的戲劇注重情節(jié),強調客觀真實性。演員的演出力圖逼真。蘇聯(lián)時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員在演出中放棄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劇情的客觀真實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亞的《奧賽羅》時,這樣處理威尼斯的小船駛過舞臺:“船下要裝小輪子。小輪子必須妥善地裝上一層厚橡皮,使船能平穩(wěn)地滑動……小船要十二個人推著走,用鼓風機向口袋里吹脹了氣,以此形成翻滾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錫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搖槽時里面的水便會動蕩,發(fā)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沖擊聲。”舞臺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個不容懷疑和增減的情節(jié)讓觀眾接受。
          中國的戲曲注重的是演員的表演,對戲曲的情節(jié)并不十分苛求。戲曲也強調逼真,但這種逼真不是在摹仿現(xiàn)實的細節(jié)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礎上,而是通過演員的表演,把舞臺上沒有的東西“無中生有”地表現(xiàn)給觀眾看。如布萊希特看了梅蘭芳表演的《打漁殺家》后寫道:“他表演一位漁家少女怎樣駕駛一葉小舟,她站立著搖著一支長不過膝的小槳,這就是駕駛小舟,但舞臺上并沒有小舟……觀眾這種感情是由演員的姿勢引起的,正是這種姿勢使得這場行船的戲獲得名聲?!?br />      中西舞臺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賞的異趣。
          西方看戲劇的觀眾十有八九是以認知的心態(tài)去觀賞的。他們努力設身處地地沉浸到劇中去,做一個“事件過程”的偷窺者或目擊者。在戲劇的劇場里,觀眾的神情始終是關注的,觀眾席上始終是寂靜的,大家都在悄悄地“偷看”臺上發(fā)生的“事件”。觀眾即使被“事件”觸動,也不敢即席發(fā)聲與伙伴交流,就像在現(xiàn)實中不敢打擾旁人的生活一樣。走出劇場,他們感受的焦點在于,評判演員和情節(jié)“像”還是“不像”,反思自己“知”還是“不知”。如果“知”了就不再進劇場。西方戲劇以及類似樣式的藝術,一般很難吸引沒有偏愛的回客。
          中國觀眾到劇場里去看戲,與其說看戲曲故事,不如說看演員能力。老練的觀眾常常不以戲曲故事作為看戲的選擇,而以某一個演員的演技作為看戲的選擇。中國戲曲劇場中,名演員的折子戲(劇目中最能表現(xiàn)其演技的片斷)專場往往比完整的戲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重演技的結果鍛煉出了演員超乎尋常的表現(xiàn)力:如青年演員能扮演老年;老年演員能扮演青年;男演員能扮演女人,如京劇的梅蘭芳;女演員能扮演男人,如越劇的徐玉蘭。這種強調表現(xiàn)力而不重客觀真實的舞臺準則,是西方戲劇聞所未聞,不敢想象的。
    (節(jié)編自陳偉《中國戲曲點燃布萊希特的理論火花》)
          材料二:
          清初畫家笪重光在他的《畫筌》里一段論畫面空間的話,也正相通于中國舞臺上空間處理的方式。他說:“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xiàn)。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畫處多屬贅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br />      中國舞臺表演方式有獨創(chuàng)性,我們愈來愈見到它的優(yōu)越性。中國舞臺上一般地不設置逼真的布景。老藝人說得好:“戲曲的布景是在演員的身上?!毖輪T結合劇情的發(fā)展,靈活地運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員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動,“逼真地”表達出人物的內心情感和行動,就會使人忘掉對于劇中環(huán)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環(huán)境布景阻礙表演的集中和靈活?!皩嵕扒宥站艾F(xiàn)”,留出空虛來讓人物充分地表現(xiàn)劇情,劇中人和觀眾精神交流,深入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深意趣,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這是藝術所啟示的真,也就是“無可繪”的精神的體現(xiàn),也就是美。
          做到了這一點,就會使舞臺上“空景”的“現(xiàn)”,即空間的構成,不須借助于實物的布置來顯示空間,恐怕“位置相戾,有畫處多屬贅疣”,排除了累贅的布景,可使“無景處都成妙境”。例如川劇《刁窗》一場中虛擬的動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時顯示了手勢的“美”,因“虛”得“實”?!肚锝穭±锎桃恢完惷畛5膿u曳的舞姿可令觀眾“神游”江上。中國的演員能用一兩個極洗煉而又極典型的姿勢,把時間、地點和特定情景表現(xiàn)出來。
    (節(jié)選自宗白華《美學散步?中國藝術表現(xiàn)里的虛與實》,略有刪減)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員變成角色,就是為了舞臺逼真,讓演員的表演更符合劇情的客觀真實性。
    B.中國戲曲注重演員的表演,與西方的戲劇相比,中國的戲曲情節(jié)在客觀真實性上遠不如西方的戲劇。
    C.西方觀眾看戲劇都抱著認知的目的,關注的核心是演員和情節(jié)與客觀現(xiàn)實的關系,收獲的是“知性”。
    D.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寫的對戲劇進行理論總結的名著《詩學》,深刻地影響了后來的西方戲劇理論。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的戲曲的“逼真”是通過演員的表演,把舞臺上沒有的東西“無中生有”地表現(xiàn)給觀眾看,與客觀現(xiàn)實沒有什么關系。
    B.中國觀眾看戲,主要是看演員的表演能力,因此老練的觀眾對那些最代表名演員表演能力的折子戲專場更有興趣,百看不厭。
    C.中國舞臺上一般不設置布景,為的是不阻礙表演的集中和靈活,留出空虛來讓人物充分地表現(xiàn)劇情,劇中人和觀眾精神交流。
    D.《畫筌》里關于畫面空間的理論,與中國戲曲舞臺上空間處理的方式相通,這說明中國戲曲理論受到了中國繪畫理論的啟發(fā)。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中國戲劇舞臺空間“虛實相生”觀點的一項是
     

    A.白雪陽春都妙句,高山流水自知音。
    B.數(shù)聲唱出千秋事,雙手招來百萬兵。
    C.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
    D.借虛事指點實事,托古人提醒今人。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德國戲劇改革家布萊希特在導演《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時,在舞臺上表現(xiàn)隨軍女商販大膽媽媽跟著大軍轉戰(zhàn)歐洲,卻讓演員拉著小篷車只走了幾圈。布萊希特為什么這樣處理?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他的做法的理解。

    組卷:12引用:10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大衛(wèi)?科波菲爾(節(jié)選)
    狄更斯
          早晨我下樓時,發(fā)現(xiàn)姨婆倚在餐桌上,正在出神,我確信我就是她出神的中心,于是就更急于想知道她對我的處置意向了。
    “喂!”姨婆說道,“我已經(jīng)給他寄了封信,告訴他,他和我會有番理論!”
    “要把我——交給——他嗎?”我結結巴巴地說。
    “我不知道,”姨婆說,“還要看情形呢?!?br />      聽到這話,我一下就泄了氣,情緒低落,好不傷心,姨婆似乎沒有注意到我,她自顧自地從衣柜里拿出一件粗布圍裙并穿上,親手洗茶杯;把茶杯洗凈后放到茶盤上,再把桌布疊好放在茶杯上。這之后,她又用小掃帚掃面包皮屑,一直掃到地毯上一點纖塵都沒有;接著她又收拾打掃那本已被收拾打掃得無可挑剔的房間。當這一切家務已干得令她滿意了,她才取下手套,解下圍裙疊好,放回衣柜里某個專門的角落。她把她的針線盒拿到打開的窗子前的桌上,坐了下來開始干活。
          ……
    “特洛伍德小姐,一收到你的信,我就感到,為了更合情理地表示我本人,或許也為了更表示對你的尊敬——”
    “謝謝你,”姨婆尖銳地看著他說,“你不必在意我?!?br />“還是親自面談比借信交談要好,”謀得斯通先生繼續(xù)說道,“雖說旅途不便,這個倒霉的孩子,他已拋棄背離了他的朋友和職責——這個倒霉的孩子,在我那親愛的亡妻生前生后,都給家里引來了許多的紛擾和不安。他有一種陰郁逆反的心理,一種粗暴野蠻的脾氣,一種不馴服不聽管教的氣質。家姐和我都曾努力想改變他的惡習,卻毫無成效?!?br />      謀得斯通小姐說道:“我再補充一句,我認為這孩子是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中最壞的——”
    “太過分了!”姨婆說道。
    “可事實上一點也不過分。”謀得斯通小姐說。謀得斯通先生接著說:“我曾讓這孩子去從事一種受尊重的職業(yè),并置他于我一個朋友照顧下,但他不喜歡那職業(yè);他跑走了,成為一個四處流浪的叫花子,衣衫襤褸地到這兒向你特洛伍德小姐求哀告憐。
    “還是先說那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吧,”姨婆說,“如果他是你的孩子,我想,你也會那么把他送去從事嗎?再假設,如果那可憐的孩子——也就是他的母親——還活著,他也要去投身那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吧,是嗎?”
    “我深信,”謀得斯通歪了歪頭說,“凡是我和家姐一致認為最好的事,克萊拉都對其沒有異議?!?br />“唉!”姨婆說,“不幸的吃奶娃娃!”
    “那可憐的孩子的年金也和她不復存在了嗎?”
    “也和她一樣不復存在了?!敝\得斯通先生答道。
    “那么那筆小小的財產(chǎn)——就是那座房子和那花園——”
    “我的亡妻愛她的第二個丈夫,”謀得斯通先生說道,“毫無保留地信任他?!?br />“你的亡妻,先生,是一個最沒頭腦、最不快活、最不幸的吃奶娃娃,”姨婆對他搖搖頭說,“你還有什么要說呢?”
    “特洛伍德小姐,”他答道,“我到這兒來是要把大衛(wèi)帶回去,按照我認為最恰如其分的方法處置他,如果你袒護了他一次,你就得永遠袒護他,我來這兒把他帶走,如果他不,我的門從此不再為他開。”
          我姨婆很專注地聽這番話,她坐得直挺挺的,雙手疊放在膝蓋上,忿忿地盯著那說話的人等他說完。
    “這孩子要說什么呢?”姨婆說道,“你愿意走嗎,大衛(wèi)?”
          我用“不”字回答,我乞求我的姨婆看在我父親的份上照顧我,保護我。
          姨婆把我拉到她身邊,對謀得斯通先生說:“你可以走了;我要來試試這個孩子。如果他真像你說的那樣,至少我還可以像你做的那樣去對待他,不過,你說的話我一點也不相信?!?br />“你以為我不知道,”姨婆極其尖銳地說,“你讓那可憐的、不幸的、誤入歧途的吃奶娃娃過的什么日子嗎?你以為我不知道,當你向她套近乎時一我敢說,你對她賣弄風情時裝得對鵝都不敢噓一聲一樣一對 那軟弱的小人是何等可悲的日子嗎?現(xiàn)在我就是看到了你,也聽到了你!誰會像謀得斯通先生一開始那樣柔順聽話!那個可憐的、上當?shù)?、沒頭腦的孩子從沒見過這樣的男人一他是用糖做成的,他崇拜她,他溺愛她的兒子,非常非常溺愛他!他要做這孩子的第二個父親,他們要一起生活在開滿玫瑰的樂園里,是吧?”
    “呸!滾開!滾!”姨婆說。
    “謀得斯通先生,”她向他搖著手指說,“在那沒有頭腦的吃奶娃娃眼里,你是個專橫的君王,你傷了她的心,你利用她弱點里最大的那部分給了她致命的創(chuàng)傷。這事實使你心安了?!?br />      在這當兒,他一直站在門邊、面帶某種微微笑意打量姨婆,不過他的黑眉黑眼重重擰在一起了。我看得出,雖然他仍然掛著微笑,臉色已變了,并像剛跑過那樣喘著氣?!白D愫茫壬?!”姨婆說,“再見!也祝你好,小姐?!?br />      謀得斯通小姐沒有回答一個字,挽起她弟弟的胳膊,大模大樣地走出了那小屋。
          她的臉色漸漸緩和,我誠懇地摟住她的脖子去吻她。
          就這樣,我在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中開始了我的新生活。
    (有刪改)[注]謀得斯通——大衛(wèi)的繼父,謀得斯通小姐——謀得斯通的姐姐,特洛伍德小姐——大衛(wèi)的姨婆,克萊拉——大衛(wèi)的母親。
    (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謀得斯通說凡是自己和姐姐一致認為最好的事,克萊拉都沒有異議,這從側面反映出克萊拉在家中沒有地位和話語權的事實。
    B.特洛伍德多次用“吃奶娃娃”稱呼克萊拉,體現(xiàn)了她對克萊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tài)度,同時也包含著對謀得斯通的憤怒。
    C.特洛伍德起初并不想收留大衛(wèi),但當她看到謀得斯通姐弟的嘴臉后,知道大衛(wèi)跟著他們不會有幸福的生活,最終決定收留大衛(wèi)。
    D.本文主要記敘了特洛伍德和謀得斯通姐弟倆圍繞著大衛(wèi)的歸屬問題所展開的激烈矛盾沖突。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的“聽到這話,我一下就泄了氣,情緒低落,好不傷心”與結尾的“我誠懇地摟住她的脖子去吻她”是伏筆與照應的關系。
    B.“姨婆似乎沒有注意到我……”這段寫的是從“我”的視角觀察到的姨婆勞作的情形,其背后有一個惴惴不安的“我”。
    C.“他是用糖做成的……是吧?”運用第三人稱寫克萊拉眼中謀得斯通的“美好”形象,反映了特洛伍德對謀得斯通虛偽本性的清醒認知。
    D.文章注重不同人物的情緒隨著矛盾的發(fā)展而發(fā)生的變化,如特洛伍德小姐開始比較克制,后來逐漸變得憤怒,最后漸漸緩和。
    (3)“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4)特洛伍德小姐是世界文學史上一個經(jīng)典形象,請結合文本概括其形象特點,并談談本文是如何塑造這一形象的。

    組卷:26引用:5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正念是指“通過有意地、非判斷地注意當下而升起的覺知”,通俗地理解為對當下身心感受的覺知。正念訓練可使個體對不愉悅感受的容納能力有所提升,并擁有更強的自我行為的監(jiān)控與調解能力,即元認知。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正念訓練可以從多個方面改善家長和孩子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心理不適。( ?。┯纱?,不妨將正念訓練看作健身方法和①
     
    。
          正念練習是讓大家對此時此刻自己身體與情緒的覺察與接納,②
     
    ,如,舞蹈,不僅能提高練習者對自己身心狀態(tài)的感知,而且能提高練習者與身處同一空間內不同個體的交流,如群體同步;瑜伽也是較為常見的正念訓練,其能降低靜息心率,增加心率變異性,提高心臟功能,此外,還有老年人樂而不厭的太極拳。人們完全可以根據(jù)自身興趣及需求選擇適合的方案,③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句子,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nbsp;
     

    A.正念訓練不僅提升家長的心理能量、降低焦慮,而且提升親子關系以及孩子學習效果,從而可以更靈活與耐心的方式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
    B.家長通過更靈活與耐心的方式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提升心理能量、降低焦慮,從而提升親子關系以及孩子學習效果。
    C.正念訓練通過提升家長的心理能量、降低焦慮,幫助他們以更靈活與耐心的方式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從而提升親子關系以及孩子學習效果。
    D.家長不僅通過正念訓練提升的心理能量、降低焦慮,而且提升親子關系以及孩子學習效果,從而以更靈活與耐心的方式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組卷:16引用:6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按要求作文。
    《大學》開篇告訴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完善的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知道我要達到的目標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獲。)
          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想達到怎樣的境界,認識自己的本心,這些話語千百年來一直啟迪與引導著無數(shù)人積極探索人生,它對生活在新時代、擔當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著重要意義。
          每個人天賦不同,興趣各異,如果我們能盡早地認清自己,明白自己內在生命的愿景,能順著自己的天性,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天賦,找到自己的人生真諦,實現(xiàn)人生價值,就更能享受這美好的一生。
          我校高一年級近期開展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活動,語文老師也計劃在課堂上舉行“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做幸福青年”主題交流會。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發(fā)言稿,談談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52引用:2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