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陸第一高級中學高一(下)開學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關于生命系統(tǒng)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2難度:0.8
  • 2.下列關于幾類生物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3.生物體內(nèi)某些重要化合物甲~丙及結構丁的關系圖如圖。其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4.有些作物的種子入庫前需要經(jīng)過風干處理。與風干前相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735引用:75難度:0.5
  • 5.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中“生命觀念”的基本觀點之一。下列不能體現(xiàn)“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6.如圖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結構示意圖,圖乙表示人的紅細胞膜的結構示意圖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運輸情況,圖丙中A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為1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 7.科學家從動物的胰臟中分離到一類低分子量的蛋白質(Ub),能對細胞中的異常蛋白(靶蛋白)貼上“標簽”,被貼標簽的靶蛋白隨即被蛋白酶水解,其過程如圖所示,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8.下列生物學實驗操作過程中,敘述正確的是( ?。?br />①可用0.1g/mLNaOH溶液和0.05g/mL CuSO4溶液、蒸餾水來鑒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質
    ②NaOH與CuSO4配合使用在還原糖和蛋白質檢測實驗中作用不同
    ③鑒別細胞的死活時,臺盼藍能將代謝旺盛的動物細胞染成藍色
    ④經(jīng)蘇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葉細胞,用顯微鏡可觀察到被染成紅色的脂肪顆粒
    ⑤在厭氧發(fā)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混勻后由藍色變成灰綠色

    組卷:2引用:1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60分)

  • 23.RuBisCo是普遍分布于玉米、大豆等作物葉綠體中的一種雙功能酶,它既是光呼吸中不可缺少的加氧酶,也是卡爾文循環(huán)中固定CO2最關鍵的羧化酶。在較強光照下,RuBi-sCo以五碳化合物(RuBP)為底物,在CO2/O2值高時,使RuBP結合CO2發(fā)生羧化;在CO2/O2值低時,使RuBP結合O2發(fā)生氧化產(chǎn)生光呼吸,具體過程如圖所示。

    (1)RuBisCo在葉綠體中存在的具體部位是
     
    。從物質變化的角度看,光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共同點是
     

    (2)在適宜光照條件下,給玉米幼苗提供適量18O2一段時間后,檢測發(fā)現(xiàn)幼苗體內(nèi)出現(xiàn)了含18O2的葡萄糖。此過程中18O2轉移到葡萄糖的途徑為
     
    (結合生理過程用文字表述)。
    (3)在天氣晴朗、氣候干燥的中午,大豆葉肉細胞中光呼吸的強度較通常條件下會明顯
     
    (填“升高”或“降低”)。光呼吸的存在會明顯降低作物產(chǎn)量,原因是
     

    (4)人為地增加環(huán)境中的
     
    濃度,既可提高作物產(chǎn)量,又可抑制光呼吸,但長時間抑制光呼吸會導致作物不能正常生長。近來研究表明,光呼吸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適應環(huán)境變化、提高抗逆性而形成的一條代謝途徑。據(jù)圖推測,光呼吸提高抗逆性的作用機理是
     
    。

    組卷:20引用:5難度:0.7
  • 24.在正常情況下,細胞內(nèi)完全可以自主合成組成核酸的核糖和脫氧核糖?,F(xiàn)在細胞系由于發(fā)生基因突變而不能自主合成核糖和脫氧核糖,必須從培養(yǎng)基中攝取。為驗證DNA分子復制的原料是脫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現(xiàn)提供如下實驗材料,請你完成實驗方案。
    (1)實驗原理:DNA主要分布在
     
    ,RNA主要分布在
     
    14C 具有放射性,可以通過
     
    技術,檢測到相應物質在細胞中的分布位置。
    (2)實驗步驟:第一步:編號。取基本培養(yǎng)基兩個,編號為甲、乙。
    第二步:設置對比實驗。在培養(yǎng)基甲中加入適量的核糖核苷酸和14C-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乙中加入
     
    。
    第三步:培養(yǎng)。在甲、乙培養(yǎng)基中分別接種等量的突變細胞系,放到
     
    培養(yǎng)一段時間,讓細胞增殖。
    第四步:觀察。分別取出培養(yǎng)基甲、乙中的細胞,用放射性探測顯微儀探測觀察
     
    。
    (3)預期結果:①培養(yǎng)基甲中
     
    ;②培養(yǎng)基乙中
     
    。
    (4)實驗結論:
     

    組卷:15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