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海南省儋州市鑫源高級中學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35分)

  • 1.閱讀短文,完成問題。
    材料一: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之后,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边@是從中國小說發(fā)展史的視角進行高度概括的,然而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究竟是怎么打破的?遺憾的是魯迅先生并沒有細說下去。一代又一代的學者對這個問題苦苦地探尋。
          我們知道,小說故事的元素是人物、情節(jié)、線索等,但如何組合,也就是結(jié)構方式,這才是創(chuàng)造,才能顯示作家的天才。曹雪芹正是在《紅樓夢》敘事結(jié)構的組合方式這一點,打破了傳統(tǒng)。
          傳統(tǒng)敘事的經(jīng)典作品《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其時空表現(xiàn)形態(tài)雖各自不同,但都遵循著一個共同的敘事原則:故事時間和文本時間是一致的,文本形成的以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事件為樞紐來挽結(jié)和創(chuàng)建整體的時空結(jié)構,就是故事的時空結(jié)構。所以人們習慣分析敘事的結(jié)構方式時常常集中在時間鏈條上,提煉出敘事的主線和副線,形成傳統(tǒng)線性的單一的結(jié)構方式和思維方式。
    《紅樓夢》追求時間藝術的空間化,打破了傳統(tǒng)線性單一的結(jié)構方式和思維方式,使歷史、現(xiàn)實和夢幻混合、交織、重組,小說人物任意穿行在時間的隧道,在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三維構成的立體時間體系中來來往往。“現(xiàn)在”不是折射過去的記憶,便是投影未來的圖像,有時分不清哪些是現(xiàn)實,哪些是幻想,并在物理時間、心理時間、夢幻時間和神話時間里進進出出?!皞鹘y(tǒng)”在被打破,也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小說的敘事特征,即故事時間和敘述時間的分離,創(chuàng)造了小說時間藝術的多維空間形式。這是我們過去認識不到的層面,也正是《紅樓夢》敘事“新變”的內(nèi)涵。
    (摘編自鄭鐵生《<紅樓夢>的故事是怎樣講的》)
    材料二:
    《紅樓夢》是長于寫實的。“石頭”在全書第一章中答復空空道人說:“其間離合悲歡,興衰際遇,俱是按跡尋蹤,不敢稍加穿鑿,致失其真?!边@段寫實主義的聲明由“石頭”所做,有點令人哭笑不得,也有點中國式的聰明靈活的辯證法。寫實的作品中,穿插環(huán)繞裝點一些神話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寫實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動、神秘、奇異,使寫實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這就比一味寫實,除了實還是實的作品更文學了。
          一般地說,寫實的作品易于厚重,夢幻的作品易于輕靈,或反過來說,寫實的小說易失之于拙,夢幻的小說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兩者結(jié)合一下呢?厚重中顯出輕靈,執(zhí)著中顯出超脫,命運的鐵的法則中顯出恍恍惚惚的朦朧。這是真小說家的境界,這是人生真味的體驗?;恼Q、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體的一種要求,當科學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滿足人的主體要求(包括觀賞、享受的要求)的時候,荒誕性與夢幻性就應運而生了。
          荒誕、幻化也是一種美,是一種突破了現(xiàn)實的硬殼、擺脫了大地蕪雜的美,就像夢的美,癡的美?;恼Q化、幻化是把小說與人生間離的重要手段?!都t樓夢》一開篇,作者就強調(diào)“將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經(jīng)歷過一番夢幻”“說來雖近荒唐,細說頗有趣味”,一方面強調(diào)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強調(diào)不可當真。這就給創(chuàng)作主體留下了極大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縱橫馳騁的余地,也為讀者留下了閱讀與欣賞的即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的自由。
          小說畢竟只是小說,至少首先是小說,雖然不如起訴書或辯護詞那樣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卻因失去了這種針對性而獲得了更普遍更長遠的意義。
    (摘編自王蒙《紅樓啟示錄》)材料三:
          東晉一朝和明清兩代,江南文化頗具特色,為《紅樓夢》創(chuàng)作帶來了深刻影響。第三十七回寫探春發(fā)帖倡議在大觀園辦詩社,其中有這樣幾句: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須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余脂粉。若蒙棹雪而來,娣則掃花以待。這里引用前朝四個典故,如慧遠組織蓮社、謝安東山雅會,王子猷雪夜訪戴,杜甫迎客掃花,除唐代杜甫外,其余三個均出自東晉,一個發(fā)生在東晉的廬山,兩個則發(fā)生在東晉的江南,因其知名度甚高,所以在探春發(fā)出的帖子中,成了大觀園中的人文化追求的效仿或競爭的一種標桿。
          當然,從女性角度說,東晉時期江南謝道韞少兒時代詠絮顯露的才情也自然會影響紅樓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這不但在“金陵十二釵”判詞中,直接用“堪憐詠絮才”來暗示林黛玉的才情,而且,元妃省親時讓寶玉寫詩,寶玉反應遲鈍,還是林黛玉幫寶玉代寫了一首《杏簾在望》,得到元妃贊賞,也讓人想起謝道韞在發(fā)現(xiàn)小叔子王獻之與客人議論時理屈詞窮,就隔著帷幕代王獻之重新論辯,終于扭轉(zhuǎn)局勢,所謂“申獻之前議,客不能屈”。而后來,林黛玉與史湘云聯(lián)句時的那種自信,林黛玉和薛寶釵同詠柳絮詞的奪人眼球,似乎把圍繞著的謝道韞女性才情,進一步發(fā)揚光大了。
          再看明清,就群體論,明清時代的詩社,特別是女性詩社的出現(xiàn),是不同于晉代的一個江南文化重要特色,如清代康熙年間在江南杭州成立的“蕉園詩社”和乾隆年間蘇州成立的“清溪吟社”等,給《紅樓夢》描寫女性創(chuàng)作群體提供了基本的現(xiàn)實依托,并反過來激勵啟發(fā)了后續(xù)的江南女性創(chuàng)作,大大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條。
          就個人言,《紅樓夢》多次提及明四家唐寅、仇英等人的繪畫。特別是蘇州才子唐寅,在小說中,如草蛇灰線般若隱若現(xiàn),對小說不同人物的個性塑造、言行刻畫等,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比如,不少學者指出,林黛玉的《葬花吟》與唐寅的《花下酌酒歌》有明顯的繼承關系,而唐寅在生活中也有哭花、葬花之舉動。
          總之,一種由晉代開啟的江南性情文化傳統(tǒng),在明代得到大大發(fā)揮,并在清代《紅樓夢》中體現(xiàn)出集大成的意義。
    (摘編自詹丹《一部<紅樓夢>,是江南性情文化傳統(tǒng)之大成》,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指出,曹雪芹的《紅樓夢》在敘事結(jié)構的組合方式方面有創(chuàng)新,打破了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
    B.《紅樓夢》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小說的敘事特征。小說人物在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三維構成的立體時間體系中來往,任意穿行在時間的隧道中。
    C.《紅樓夢》既長于寫實,也具有浪漫色彩,既給創(chuàng)作主體留下了二度創(chuàng)作的自由,也給讀者留下了藝術創(chuàng)造力縱橫馳騁的余地。
    D.蘇州才子唐寅對《紅樓夢》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研究者一致認為林黛玉的《葬花吟》和唐寅的《花下酌酒歌》有明顯的繼承關系。
    (2)下列說法中,與材料一中的觀點不一致的一項是
     

    A.《三國演義》以三足鼎立的形成、發(fā)展和衰亡,直至三國統(tǒng)一的歷史進程為主線,文本結(jié)構的基本框架與歷史相去不遠。
    B.《水滸傳》的敘事方式采用的是單元結(jié)構的組合方式,展現(xiàn)了一個人“個人反抗—聚眾造反—逼上梁山”的敘事主線。
    C.《紅樓夢》中“寶玉挨打”證明了叛逆與衛(wèi)道矛盾沖突,這正是全書的情節(jié)主線,并以此融入了書中眾多的人物和事件。
    D.有紅學家認為,我們讀《紅樓夢》時,會因其結(jié)構的周密、時空的繁雜,有種仿佛置身大海,前后左右波浪澎湃的感覺。
    (3)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寫實的作品穿插了神話的、魔幻的故事,便具有浪漫的色彩,這說明浪漫主義作品比現(xiàn)實主義作品更具有文學性。
    B.《紅樓夢》開篇強調(diào)故事不失其真,從東晉時期謝道韞的形象影響了《紅樓夢》女性人物塑造,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C.《紅樓夢》長于寫實,雖然不如起訴書或辯護詞那樣具有明確針對性,但正是因為失去這一點而獲得了更普遍長遠的意義。
    D.《紅樓夢》寫探春發(fā)帖倡議在大觀園辦詩社,這有現(xiàn)實的影子,而《紅樓夢》的這種創(chuàng)作又影響了后來的江南女性創(chuàng)作。
    (4)請結(jié)合“材料一”,分析《紅樓夢》敘事“新變”的內(nèi)涵。
    (5)請分析材料三論證的結(jié)構特點。

    組卷:1引用:2難度:0.5
  • 2.閱讀短文,完成問題。
    天下第一樁
    凌鼎年
          在婁城收藏界,鄭有樟是個怪人。他不藏字畫不藏玉,不喜青銅不喜陶,只癡心于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硅化石。他家堂上的大桌面就是一截古柏的樹干。此物聚天地精華,年輪重重疊疊,肌理清晰可見,叩之金石之聲,撫之清涼可感。除了收藏把玩,凡藏品,他都要追根溯源地研究一番。
          一個偶然的機會,鄭有樟從一個藏友嘴里得知翰林弄的阮大頭最近從安徽收到了一件好東西,號稱“天下第一樁”。
          鄭有樟一見那樹樁,就驚嘆天下竟有如此好的東西。鄭有樟前看后看,左看右看,發(fā)現(xiàn)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賞心悅目,更難得的是這香樟木樁香氣撲鼻,且香得柔和、高雅。鄭有樟凝視著這天下第一樁,不言語,也不離去。
          阮大頭已看出了鄭有樟的偏愛心思,不無得意地說:“我收藏幾十年,這是我最得意的一件藏品,今后就是我的鎮(zhèn)宅之寶嘍!”
          鄭有樟從小命中缺木,所以取名“有樟”,而今,這古樁出現(xiàn)在眼前,不是緣又是什么?鄭有樟下決心非要把這天下第一樁弄到手不可。
          他很有誠意地對阮大頭說:“君子本不奪人之愛,但我鄭有樟既然命中注定有樟,豈能錯過。您老成全我,割愛吧。您開個價,我鄭有樟保證不會讓您吃虧?!?br />      阮大頭一聽,笑笑說:“想看,盡管看;想買,則免談!再說就傷和氣了?!?br />      鄭有樟就這樣碰了個軟釘子。
          鄭有樟不甘心,他實在太喜歡那天下第一樁了。以后的一段日子里,鄭有樟吃飯想著這事,睡覺想著這事,想來想去被他想到了以物易物的主意。他想起前不久在浙江東陽見過一老藝人創(chuàng)作的水滸人物根雕,印象中也是香樟木的,那108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據(jù)說已連續(xù)雕刻好多年了。對,買下來,送給阮大頭,他八成會喜歡的。
          事不宜遲,鄭有樟第二天就開車趕到浙江那老藝人家,好說歹說,花了大價錢把那根雕買了下來,雇卡車運回了婁城。
          果然不出鄭有樟所料,阮大頭一眼就相中了這大型根雕作品,請鄭有樟爽快出價。
          鄭有樟很坦率地說:“明人不說暗話,我只想換你的樹樁?!?br />      阮大頭沒想到鄭有樟來這一手,有點不快地說:“肯賣,價錢好商量;不肯賣,你抬走吧?!?br />      鄭有樟也沒想到阮大頭如此固執(zhí),悻悻而回。
          藏友見鄭有樟愁眉苦臉的,知道他還惦記著那天下第一樁,就給他出主意。
          藏友甲說:“阮大頭的獨生女今年26歲了,還沒嫁人,干脆有樟兄娶了她算了,條件嘛,非天下第一樁做嫁妝不要……”
    “缺德缺德,婚姻是兒戲啊?”鄭有樟一票否決。
          藏友乙說:“派人冒充算命先生,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他心甘情愿出手……”
    “損、損、損,騙他老人家,于心何忍?”鄭有樟依然不同意。
          藏友丙說:“那你干脆跪在阮大頭面前,求他,不怕他鐵石心腸?!?br />“你們怎么盡出餿主意,難道就想不出一個金點子?”鄭有樟臉色凝重了起來。
          鄭有樟突然失蹤了一段時間,后來,藏友們才知道,他去了安徽,去調(diào)查了解這天下第一樁的來歷,他還翻閱了當?shù)氐牡胤街荆貋砗蟾C在家里寫了篇《流傳有序的天下第一樁》。據(jù)鄭有樟考證:此樹樁是南宋末年一次山洪暴發(fā)后沖下山來的,先為安徽著名的博古齋收進,后為畫家閔雙城收藏;元代時為貴族王孫鐵木兒秘藏;明代時,在安徽布政使及大收藏家華佰裘等多人手里珍藏;清代時,在桐城露過面,后來就不知去向,直到一百多年后的最近,才重現(xiàn)江湖。鄭有樟還收集了明代至清初吟詠此樁的詩文。
          鄭有樟把這篇考證文章打印后,交給阮大頭斧正。阮大頭沒想到鄭有樟對這天下第一樁如此有感情,如此有心,很是感動。他拉著鄭有樟說:“來,我倆在天下第一樁前留個影?!?br />      三天后,阮大頭打電話給鄭有樟說:“啥話別說,你來把天下第一樁搬走吧?!?br />      鄭有樟去搬天下第一樁時,特地沐浴焚香,極是虔誠,出屋進屋前,還點了鞭炮、放了高升呢。
          當時人群中說啥的都有,有說“神經(jīng)病”的,有說“作秀”的,有說“文人怪癖”的……
          鄭有樟一點兒也不惱,他樂呵呵地說:“我全當補藥吃?!?br />(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鄭有樟見了“天下第一樁”十分喜愛,阮大頭也看出了鄭有樟的心思,但他卻語帶炫耀地說要將“樹樁”當作鎮(zhèn)宅之寶。
    B.鄭有樟命中缺木,才取名“有樟”,現(xiàn)在“天下第一樁”出現(xiàn)了,他決心要把它弄到手,說明他腦袋中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C.鄭有樟親自去安徽調(diào)查了解“天下第一樁”的來歷,還寫了一篇考證的文章,說明他是真正喜歡它,這也表現(xiàn)了他的認真誠懇。
    D.鄭有樟不同意三位藏友的建議,是因為這些建議是缺德、騙人和有失尊嚴的,說明他是一個為人誠實、自尊自重、有道德感的人。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運用先抑后揚的手法,“天下第一樁”是阮大頭的心愛之物、鎮(zhèn)宅之寶,可是后來他卻無償?shù)刭浰徒o了鄭有樟。
    B.小說開篇就巧設懸念,吸引讀者閱讀興趣,從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為下文甲乙丙三位藏友的連續(xù)出場做必要的鋪墊。
    C.小說在描寫鄭有樟和阮大頭對“天下第一樁”的喜歡上,采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一個愛得執(zhí)著,一個愛得固執(zhí)。
    D.小說中三位藏友的個性化“建議”更襯托出鄭有樟的人品:誠實、守正;體現(xiàn)了作者塑造這一人物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
    (3)小說圍繞“天下第一樁”展開故事敘寫,一波三折,請結(jié)合情節(jié)簡要概括。
    (4)小說中寫道“鄭有樟失蹤了一段時間……”這個細節(jié)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本文簡要分析。

    組卷:6引用:2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2小題,2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莊子與這個世界做了長久的廝守,故而有了最綿渺的纏綿。他對世界那種既惱又憐的豐富神情簡直使人捉摸不透。他對世界,在極端的蔑視里有細膩的體察與回憶,在極端的憐惜里有失望與無奈。他仿佛當眾把一切都擲在腳下,作踐給我們看,并不住地冷笑;而當眾人散去,他又收拾起這一切,把它們擁在胸前失聲痛哭。
          孔子似乎是一貫嚴正而間或幽默的;孟子是氣勢洶洶咄咄逼人的;韓非子是懷才不遇冷峻孤單的;但莊子呢?他的表情太豐富了,一會兒是尖銳無比的人生解剖師;一會兒又是沉湎往事的詩人。他對世界,一會兒是濮水上的泛舟者、閑釣者;一會兒又是土屋前閑坐無聊的窮漢。有時他去遠游,有時他又安坐家中洋洋灑灑地記錄著他的思想——我們確實無法界定他的形象,他太豐富,太浪漫,太抒情,太不拘一格,或者說,有時他太出格。
          同時他又行蹤不定。從江湖上傳來的他的消息總是云遮霧障,且他是一個充滿去意的人,誰知道他什么時候像老子一樣一去渺然呢……
    (1)結(jié)合上面文字,請分別概括孔子、孟子、莊子、韓非子的性格特點。
    (2)結(jié)合教材(選擇性必修上)所學,請分別總結(jié)孔子、孟子、莊子、韓非子分別代表哪家學派?其核心理論各是什么?
    (3)新課標要求整本書閱讀,而先秦諸子文章又代表著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請在以下四部著作中任選其一:《論語》《莊子》《孟子》《道德經(jīng)》,推薦給你的朋友,為此,請寫一段介紹該書的話。(要求:①不少于100個字,否則扣分;②推薦內(nèi)容具體而精彩;③稱呼落款格式正確。)

    組卷:4引用:2難度:0.5

四、寫作(1道題,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幾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們甚至看不到它的生長。
          巴西的火紅花也有尖毛草的特征,起初它小得可憐,只有拇指那么大。
          毛竹這種植物在它一生中的最初五年里,幾乎觀察不到它的生長,即使生存環(huán)境十分理想也是同樣如此。
          可是——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在積蓄了足夠的營養(yǎng)和能量后,在短短的幾天里,一下子長成了“草地之王”。
          巴西的火紅花一旦長到十個月,一天擴展三米,幾天的時間,它枝葉便把一畝地長滿,花開旺盛……
          毛竹在五年后,以每天兩英尺的速度急速生長,并在六個星期之內(nèi)長到九十英尺的高度。
          無論是尖毛草、火紅花,還是毛竹,它們一旦儲備了超長和龐大的根系后,便像中了魔法,以驚人般的速度生長,并且創(chuàng)造了各自生命的奇跡!
          要求:請根據(jù)上述材料,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組卷:5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