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3章 物質構成的奧秘》2018年單元測試卷(69)
發(fā)布:2024/12/22 9:0:3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
1.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構成物質的是( )
組卷:123引用:27難度:0.9 -
2.科學家發(fā)現月球土壤中含有較豐富的氦(
He),其原子核內質子數為2,中子數為1,則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h2>32組卷:22難度:0.9 -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qū)別是( ?。?/h2>
組卷:163難度:0.9 -
4.下列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表示Na+的是( ?。?/h2>
組卷:21引用:14難度:0.9 -
5.最近科學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帶正電的氧離子制造出含四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O4).針對以上事實,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8引用:4難度:0.9 -
6.從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釋下列事實,其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50引用:33難度:0.9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23分)
-
18.如圖所示,將滴有酚酞試液的濾紙放試管中,試管口塞上一團脫脂棉。
(1)用膠頭滴管吸取濃氨水,滴在脫脂棉上。膠頭滴管的用途是
(2)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3)實驗中,往往在試管下放一張白紙,白紙的作用是
(4)某學生做此實驗時,發(fā)現濾紙條上沒有變色,而試管中所塞的脫脂棉卻變成了紅色。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錯誤操作可能是組卷:228難度:0.7 -
19.小明同學在商店買到一種“果凍蠟燭”.他想對“果凍蠟燭”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果凍蠟燭”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
查閱資料:“果凍蠟燭”可完全燃燒,燃燒時無煙塵,燃燒過程和熄滅時無異味;
探究實驗:(請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步驟 現象 分析 (1)點燃“果凍蠟燭”,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而冷的小燒杯 燒杯內壁有無色小液滴生成 “果凍蠟燭”燃燒后的產物有 (2)迅速倒轉小燒杯,向其中加入適量 “果凍蠟燭”燃燒后的產物有二氧化碳
反思:你認為該同學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否正確?組卷:1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