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寧夏銀川十五中九年級(下)開學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7/11 8:0:9

一、選擇題(選出下列各題中唯一正確的答案,每題2分,共40分)

  • 1.《中國詩詞大會》弘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下列詩句反映的物質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715引用:37難度:0.5
  •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33引用:4難度:0.7
  • 3.下列有關空氣中各種成分的用途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39引用:8難度:0.6
  • 4.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52引用:26難度:0.9
  • 5.某化學學習小組做實驗時,記錄了下列實驗現(xiàn)象,其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383引用:8難度:0.6
  • 6.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5引用:2難度:0.6
  • 7.某市對餐飲食品進行抽檢,45%的大米被檢出重金屬鎘超標。如圖A為元素周期表中的鎘元素,圖B為鎘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0引用:2難度:0.6
  • 8.研究人員發(fā)明了世界上最黑的物質“超級黑”,它是用比頭發(fā)絲細一萬倍的碳納米管(碳單質)制造的,其導熱效率為銅的七倍,堅固程度為鋼的十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36引用:9難度:0.7
  • 9.如圖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組卷:1331引用:66難度:0.7

四、實驗探究題

  • 26.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并結合下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指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2)氫氣是最清潔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得,發(fā)生裝置選擇B的原因是
     
    ,其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室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氣,所收集到的氧氣不純的可能原因是
     

    (4)實驗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裝置組合為
     
    ,用該裝置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
     

    (5)如果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軟塑料瓶收集滿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約
    1
    3
    體積的水,蓋緊瓶蓋,振蕩后會觀察到
     
    ;取出瓶中部分液體裝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液體變成
     
    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6)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則實驗室制取甲烷應選擇的裝置是
     
    。若用F裝置收集甲烷,氣體應從
     
    (填“a”或“b”)端導入。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27.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如圖甲、乙所示。

    甲圖中酒精燈上網(wǎng)罩的作用是
     
    ,鐵架臺夾持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結束后應先將導氣管從石灰水中移出,目的是
     

    【提出問題】碳燃燒時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的氣體是否也有多種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Ⅰ:
     
    ;
    猜想Ⅱ:CO2
    猜想Ⅲ:CO和CO2的混合氣體。
    【設計方案】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打開K,緩緩通入干燥的氮氣一段時間,關閉K,點燃酒精噴燈和酒精燈,充分反應后,熄滅酒精噴燈和酒精燈,打開K,再通入一段時間氮氣。(提示:濃硫酸是除去氣體中的水分,使氣體干燥。)
    (1)實驗時裝置A處玻璃管內的現(xiàn)象是
     

    (2)若B中石灰水變渾濁,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D處的氣體能點燃,則猜想
     
    (填序號)成立。
    【交流反思】實驗開始前緩緩通入氮氣的目的是
     
    。

    組卷:15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