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上馬中學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fā)布:2024/9/17 0:0:8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2小題)
-
1.中學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一個新階……我們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有( )
①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
②我們要珍惜這個新起點,體驗初中生活的快樂
③升入初中,我已經是大人了,一切都要自己做主
④我們要從點滴做起,為以后的人生奠基組卷:95引用:9難度:0.5 -
2.在新環(huán)境中學習和生活,有很多新鮮事需要用良好的心態(tài)感受。下列心態(tài)中不可取的是( ?。?/h2>
組卷:2引用:5難度:0.7 -
3.著名科學家楊振寧赴美留學時,立志要寫實驗物理論文;但后來又把主攻方向轉入理論物理研究。從此,他踏上成為物理學界一代杰出理論大師之路。這說明( ?。?/h2>
組卷:6引用:4難度:0.8 -
4.七年級學生小敏喜歡唱歌,參加了學校合唱團,練了十幾天后,他覺得很累,就改學畫畫,為此,他買了一套畫畫的工具。畫了一個月后,他又覺得沒意思,就把當籃球明星作為自己的理想。對此,你想對小敏說( ?。?/h2>
組卷:7引用:9難度:0.7 -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句話告訴我們,理想的實現(xiàn)( ?。?/h2>
組卷:38引用:19難度:0.7 -
6.當今社會,終身學習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終身學習要求我們珍惜在學校學習的機會。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 ?。?br />①不僅掌握知識,而且增強獲取知識自主判斷與選擇的能力
②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③養(yǎng)成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習慣
④樹立終身在校接受教育的理念組卷:59引用:20難度:0.8 -
7.專家指出,21世紀需要的是具備“4C”能力的人才: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批判性思辨與解決問題的能力)、Communication(溝通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力)、Collaboration(團隊合作力)。以下做法體現(xiàn)上述要求的是( ?。?br />①課堂學習之余熱心公益事務,培養(yǎng)領袖才能
②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
③廣泛涉獵邊緣和交叉學科,以適應知識更新
④初中未畢業(yè)就退學求藝,立志成為能工巧匠組卷:91引用:18難度:0.5 -
8.十三年來,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門巴族孩子從最初失學率30%,變成今天入學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學、20多名考上大專、中專。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門巴族的“護夢人”。這表明門巴族的鄉(xiāng)親們都認同這樣的道理( )
①學習是成才的階梯
②受教育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命運
③知識讓人生更亮麗
④教育能為人的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組卷:21引用:5難度:0.7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
-
24.材料一:人非“生而知之”,那么,一定是“學而知之”“思而知之”“行而知之”。
材料二:許多人注重吃飯,卻不注重學習。實際上,學習是最重要的“吃飯”,是給自己的大腦“吃飯”。
(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
(2)“學習是最重要的‘吃飯’”,你覺得重要在哪些方面?
(3)上述兩則材料對你有什么啟示?組卷:27引用:8難度:0.4 -
25.【榜樣人物 傳遞美好】
以下是小飛同學在電視上看到的兩則報道:
報道一:“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同為黃山風景區(qū)基層工作人員,他們分別從事環(huán)衛(wèi)保潔和迎客松守護工作,常年堅守在黃山之巔,用心呵護著一草一木。2022年8月習近平主席在給他們的回信中說:“‘中國好人’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業(yè)績。希望你們繼續(xù)發(fā)揮好榜樣作用,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
報道二:2023年3月4日,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揭曉,江蘇小伙陸鴻當選其中:幼時因病導致腦雍。埋怨過、消沉過,但不愿成為家人累贅的他,開始擺攤、開店,學影視后期,練就一手絕活。2017年,他帶領殘疾人做自媒體、開網(wǎng)店。如今,他的工廠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殘疾人扶貧創(chuàng)業(yè)基地。
(1)結合所學知識思考:為什么習近平主席希望“中國好人”要發(fā)揮好榜樣作用?
(2)看了報道二,談談“感動中國人物”陸鴻的事跡給你的啟示。
(3)這些榜樣人物及他們的事跡,給了我們滿滿的情感正能量,我們該如何傳遞這些情感正能量?組卷:48引用:4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