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西河池市環(huán)江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6/20 8:0:9
一、選擇題(共16題,共35分。在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13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選對得2分,選錯得0分。第14~16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選錯得0分。)
-
1.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力可以不作用在物體上 B.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C.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D.相互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組卷:23引用:2難度:0.8 -
2.如圖是一位同學使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重力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別是0~5N和1N B.彈簧受到的拉力跟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C.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測得物體重力為4.4N D.在彈性限度內,彈簧測力計的伸長越長,它所受的力就越大 組卷:77引用:1難度:0.8 -
3.關于質量和重力,下列幾種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量為9.8kg的物體,所受重力是1N B.1t棉花和1t鐵塊相比,鐵塊受的重力較大 C.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質的多少成正比 D.質量增大幾倍,重力也增大幾倍,因此物體的質量就是它的重力 組卷:45引用:1難度:0.8 -
4.對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識,描述正確的是( ?。?/h2>
A.建筑工人砌墻時,利用重錘線可以把墻砌直,因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B.宇航員登上月球時,他的質量比在地球上時的質量減少了 C.腳用力踢足球時,能使足球飛出去,說明力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D.節(jié)日放飛的氣球可以飄在空中,是因為氣球內部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 組卷:584引用:7難度:0.7 -
5.關于運動和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 B.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力或受力平衡 C.受平衡力的物體,一定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D.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組卷:26引用:3難度:0.8 -
6.下列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
A.坦克裝有寬大的履帶 B.書包帶做得較寬 C.刀刃做得很薄 D.大型平板拖車裝有很多輪子 組卷:20引用:17難度:0.7 -
7.如圖是一個擦窗機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盤。擦窗時,它的真空泵會將吸盤內的空氣向外抽出,它就能牢牢地吸在豎直玻璃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它能吸在豎直玻璃上是因為大氣壓的作用 B.它通過玻璃成等大的虛像 C.它靜止在豎直玻璃上時,受到的摩擦力是豎直向上的 D.它靜止在豎直玻璃上時,繼續(xù)向外抽氣,它受到的摩擦力變大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8.下列科學家與他們貢獻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阿基米德——提出杠桿原理 B.托里拆利——最早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 C.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 D.伽利略——物體不受力就不會運動 組卷:8引用:1難度:0.6 -
9.如圖所示,小華用滑輪組豎直勻速提升一個重為600N的物體,人拉繩的力F為250N(不計繩重和摩擦)。若用這個滑輪組豎直勻速提升1200N的物體時,人的拉力F為( ?。?/h2>
A.400N B.450N C.500N D.600N 組卷:1434引用:5難度:0.7 -
10.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輛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fā)的小車的s-t圖像,由圖像可知,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h2>
A.在0~5秒時間內,乙車的速度比甲車的速度大 B.在10~20秒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C.第10秒鐘時,甲、乙兩車速度相同 D.前5秒鐘,甲車通過的路程比乙車大 組卷:129引用:2難度:0.6
五、綜合應用題(29題6分,30題8分,31題10分,共24分。解答時能列出合理的式子、計算結果正確、結果帶有單位的可給滿分。請將解答過程寫在答題卡上)
-
30.如圖是王菲家的壓力鍋,壓力鍋能夠把食物更快煮熟是因為其密封性好,但為了保障安全性,高壓鍋的出氣孔上放置了限壓閥,當鍋內壓力等于鍋外壓力和限壓閥的重時恰好能抬起限壓閥進行放氣?,F(xiàn)已知壓力鍋鍋蓋面積450cm2,限壓閥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為0.05cm2,當?shù)貧鈮旱扔?個標準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取1×105Pa)。求:
(1)當鍋內蒸汽達到2個標準大氣壓時,蒸汽對鍋蓋的壓力;
(2)當鍋內蒸汽達到2.5個標準大氣壓時,鍋內蒸汽剛好頂開限壓閥自動放氣,求限壓閥的質量。組卷:645引用:4難度:0.7 -
31.如圖甲所示,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著一個底面積為100cm2,高為12cm均勻實心長方體木塊A,A的底部與容器底用一根細繩連在一起,現(xiàn)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如圖乙所示,當加入水的深度為9cm,木塊A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剛好為0。ρ水=1.0×103kg/m3。求:
(1)當木塊A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剛好為0,A受到的浮力;
(2)木塊A的密度;
(3)若繼續(xù)緩慢向容器中再加水至木塊A完全浸沒,求此時繩子的拉力。組卷:164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