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上饒市高考生物一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對核酸有關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6 -
2.為研究Cu2+和Cl-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某小組設計了如下操作順序的實驗方案:
甲組:CuSO4溶液→緩沖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溫→碘液檢測→深藍色
乙組:NaCl溶液→緩沖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溫→碘液檢測→無色
丙組:蒸餾水→緩沖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溫→碘液檢測→淺藍色
各組試劑量均適宜。下列對該實驗方案的評價,不合理的是( ?。?/h2>組卷:15引用:2難度:0.7 -
3.如表所示為DNA分子模板鏈上的堿基序列最終翻譯的氨基酸,如圖為某tRNA的結構簡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 />
TGC GCT TCG CGT 蘇氨酸 精氨酸 絲氨酸 丙氨酸 組卷:23引用:2難度:0.6 -
4.蛋白質分選是依靠蛋白質自身信號序列,從蛋白質起始合成部位轉運到其功能發(fā)揮部位的過程,可以大體分為兩條途徑。一是在游離核糖體上完成肽鏈合成,然后轉運至線粒體、葉綠體及細胞核或成為細胞質基質和細胞骨架的成分,稱為翻譯后轉運;二是蛋白質合成在游離核糖體上起始之后由信號肽引導,邊合成邊轉入內(nèi)質網(wǎng)中,再經(jīng)一系列加工運至溶酶體、細胞質膜或分泌到細胞外,即共翻譯轉運。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h2>
組卷:35引用:13難度:0.7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
11.米酒是以糯米為主要原料,利用微生物發(fā)酵制作的民間傳統(tǒng)食品。在米酒發(fā)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甜酒曲中的好氧霉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米酒的生產(chǎn)流程如下:糯米的選擇→淘洗→浸泡→蒸飯→冷卻→拌甜酒曲→發(fā)酵→煮沸→保存?;卮鹣铝袉栴}:
(1)霉菌產(chǎn)生的淀粉酶等酶能將糯米中的淀粉分解為葡萄糖等,可為發(fā)酵過程中的微生物提供
(2)拌入甜酒曲之前,需將蒸熟的糯米進行冷卻,目的是
(3)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控制發(fā)酵溫度可以調節(jié)米酒的口味,原因是溫度既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也影響
(4)要從發(fā)酵好的米酒中分離出乳酸菌,可用組卷:19引用:2難度:0.7
【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
-
12.Ⅰ.鹽分是限制植物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科研人員嘗試利用獐茅液泡膜Na+/K+逆向轉運蛋白基因(AINHX基因)培育轉基因耐鹽馬鈴薯。
(1)通常從獐茅的
(2)為探究目的基因整合到馬鈴薯基因組后是否轉錄,可從轉基因植株的細胞中提取所有mRNA并反轉錄成
(3)為證明轉基因馬鈴薯獲得了耐鹽性,將
Ⅱ.馬鈴薯是種植廣泛的農(nóng)作物,病毒侵染后導致產(chǎn)量大幅下降,培育脫毒和抗毒的馬鈴薯品種是提高產(chǎn)量的有效方法。請分析并回答問題:
(4)馬鈴薯莖尖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因此可將馬鈴薯莖尖接種在培養(yǎng)基中,經(jīng)過人工培養(yǎng)獲得脫毒苗。為監(jiān)控脫毒苗的質量,可采用
(5)研究人員研究了莖尖外植體大小對苗的成苗率和脫毒率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上圖所示。該結果表明,在一定范圍內(nèi),莖尖越小,組卷:2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