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五年級(上)期末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12/21 15:0:2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
-
1.“日心說”的先驅是天文學家( ?。?/h2>
組卷:23引用:2難度:0.8 -
2.發(fā)生地震時,自救方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下列材料中,傳遞熱的速度最慢的是( ?。?/h2>
組卷:46引用:1難度:0.1 -
4.下列四種巖石中,含有化石或具有層狀構造是( ?。?/h2>
組卷:22引用:1難度:0.3
二、材料閱讀題(8分)
-
13.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隨著空氣質(zhì)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xiàn)象出現(xiàn)增多,危害加重。我國不少地區(qū)將霧并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tǒng)稱為“霧霾天氣”。霧和霾相同之處都是視程障礙。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霧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條件要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因素。出現(xiàn)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極細微的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霧氣看似溫和,里面卻含有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細顆粒、有毒物質(zhì)達2多種。這些顆粒物直徑一般在0.01微米以下,不能被鼻腔隔離,會避開呼吸道的保護而直接附著到氣管和支氣管上,直接對呼吸系統(tǒng)造成嚴重刺激,引發(fā)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持續(xù)的大霧天還會給人造成沉悶、壓抑的感受,刺激或者加劇心理抑郁的狀態(tài)。
(1)根據(jù)材料,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①霾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多種有害顆粒的集合體,霧霾天氣時空氣渾濁,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tài)。
②霧是自然形成的,發(fā)生時空氣相對濕度飽和,不會污染環(huán)境。
③組成霧霾的顆粒物能夠進入呼吸道,但完全可以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或者被鼻腔內(nèi)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少。
(2)小明特別喜歡到室外鍛煉身體,一年四季從不間斷,遇到霧霾天氣,也會堅持出去鍛煉。他認為霧霾再厚,戴個普通口罩再鍛煉身體就沒事了。你認為小明的做法有不當之處嗎?組卷:3引用:1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16分)
-
14.小明研究杠桿的平衡,杠桿尺的格子數(shù)表示距離,每格等距。實驗時有10個相同的鉤碼,中間支點左側所掛的鉤碼個數(shù)表示阻力大小,支點右側所掛的鉤碼個數(shù)表示動力大小。
(1)如圖1,小明在杠桿的左側掛3個鉤碼,當在杠桿的C點掛
(2)小明想在杠桿的右側換個位置掛鉤碼,也能使杠桿平衡,你給他的建議是
(3)杠桿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簡單機械,請你舉一例:
(4)小明在回家路上發(fā)現(xiàn)有個人背著東西走路,示意圖如圖2。圖中那個人背了點東西很費勁,你將建議他作下列哪些改變呢?
A.步子邁得小些
B.兩手往前移一移
C.腰直起來走路
D.將棒往前移一些,使物體離人更近些組卷:4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