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區(qū)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7/27 8:0:9

一、語文積累與運用(35分)

  • 1.請根據(jù)提示默寫出古詩文原句。
    (1)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用典故表達回鄉(xiāng)后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詩句是:“
     
    ,
     
    ”。
    (2)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描寫秋、冬景色的句子是:“
     
     
    ”。
    (3)秦觀的《行香子》中,詩人面對春光美景,直抒喜悅之情的詞句是:“
     
     
    ”。
    (4)《定風波》中,表現(xiàn)詞人出游遇雨,卻不慌不忙,神閑氣定的詞句是:“
     
    ,
     
    ”。
    (5)納蘭性德在《浣溪沙》中用簡潔語言描繪荒涼的營壘和破敗的城堡的詞句是:“
     
    ,
     
    ”。

    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本來就是脆弱的。但是有了理想的支撐,生命就可以變得堅強。正因為如此,我們曾經(jīng)走過的那段漫長而又充滿荊棘的道路,才讓我們不屑一顧。我們曾經(jīng)用艱辛的汗水沖散了痛苦,用堅強的信念在qí嶇的道路上鋪就了一條通往理想的平坦大道。我們要學會珍惜這里的一切,要在風雨雷電中成長,在坎坷泥濘中拼搏,在驚濤浪中奮進,在險灘暗焦中開拓。我相信美麗的生命,是一株破土而出的綠竹,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是一曲響徹云xiāo的凱歌。
    (1)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
     

    響徹云xiāo
     

    驚濤
     

    (2)文段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語是“
     
    ”,這個詞語的正確寫法是“
     
    ”。
    (3)“荊棘”在文中的意思是
     
    。
    (4)畫線句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熱情謳歌了生命的美麗。

    組卷:6引用:2難度:0.5

二、閱讀(55分)

  • 7.閱讀以下兩篇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選自《孟子》)【乙】      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而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選自《禮記?檀弓》)注釋①饑:饑荒。②黔敖:齊國富商。③蒙袂輯屨:用袖子遮著臉,趿拉著鞋。④貿(mào)貿(mào)然:眼睛昏花無神的樣子。⑤奉:捧著。⑥嗟:嘆詞,表示呼喚。⑦唯:因為。⑧謝:道歉。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爾而與之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③是亦不可以
     

    ④以待餓者而
     

    ⑤以至于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②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
    (3)甲文中有一句話與乙文所述典故相對應,這句話是“
     
    ”。
    (4)聯(lián)系兩段選文,談一談你對甲文結(jié)尾處“本心”的理解。

    組卷:3引用:2難度:0.5

三、寫作(55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漫漫,你是不是一直在找個“伴”?有關(guān)愛相伴,你會覺得內(nèi)心很溫暖;有書籍相伴,你會覺得日子很充實;有朋友相伴,你會覺得生活很開心……
          請以“有_____相伴”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提示與要求】(1)請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2)自定立意,可以寫你的經(jīng)歷、感悟、認識。(3)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進行寫作。(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5)考慮到內(nèi)容的充實,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組卷:5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