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qū)示范性高中聯(lián)合體高三(下)開學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用含32P的磷酸鹽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動物細胞,一段時間后,細胞的結構以及化合物中均具有放射性的是( )
①脫氧核糖
②核膜
③ATP
④脂肪
⑤轉運RNA
⑥吲哚乙酸組卷:5引用:1難度:0.7 -
2.非洲豬瘟是一種由非洲豬瘟病毒(雙鏈DNA與蛋白質外殼組成)感染各種家豬和野豬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對豬的致死率接近100%.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傳染人。下列有關非洲豬瘟病毒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21引用:4難度:0.7 -
3.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40引用:2難度:0.8 -
4.內質網(wǎng)膜包裹損傷的線粒體形成自噬體時,LC3-Ⅰ蛋白被修飾形成LC3-Ⅱ蛋白,LC3-Ⅱ蛋白促使自噬體與溶酶體融合,完成損傷的線粒體降解。將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中等強度運動組和大強度運動組,測量細胞中LC3-Ⅰ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對含量,結果如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4引用:4難度:0.7 -
5.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6.如圖為果蠅的染色體組型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5引用:10難度:0.7 -
7.菠菜是雌雄異株植物,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已知菠菜的抗霜和不抗霜、抗病和不抗病為兩對相對性狀。用抗霜抗病植株作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為母本進行雜交,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表,下列對雜交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br />
不抗霜抗病 不抗霜不抗病 抗霜抗病 抗霜不抗病 雄株 34140 0 雌株 0 0 3414組卷:16引用:8難度:0.6 -
8.如圖1是神經(jīng)元之間形成的一種環(huán)狀連接方式,在圖示位置給予一定強度的刺激后,測得C點膜內外電位變化如圖2所示,圖3代表兩個神經(jīng)元的局部放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55引用:13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
24.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格列寧是一種治療癌癥的靶向藥物,此類靶向藥物可稱為“生物導彈”。利用單克隆抗體來診斷和治療癌癥可能會成為攻克癌癥的重要手段,如圖為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圖:
(1)若該圖中的單克隆抗體與藥物結合制成“生物導彈”治療腸癌,則圖中特定抗原通常是
(2)圖中誘導細胞融合時需要采用
(3)用特定的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出融合的雜交瘤細胞進行
(4)在動物細胞原代培養(yǎng)過程中,懸液中分散的細胞很快就貼附在培養(yǎng)瓶的瓶壁上,這種現(xiàn)象稱為
(5)近年來,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丁酸鈉對雜交瘤細胞產(chǎn)生單克隆抗體有一定的影響,某科研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丁酸鈉對雜交瘤細胞產(chǎn)生單克隆抗體的影響丁酸鈉的濃度(mmo1/L) 時間(h) 48 96 144 0 1:320 1:640 1:1 200 0.25 1:320 1:1 280 1:2 500 0.5 1:160 1:2 500 1:2 500 0.75 1:320 1:320 1:640
該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雜交瘤細胞的培養(yǎng)瓶放在了含5%CO2的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CO2的主要作用是組卷:29引用:2難度:0.7 -
25.小鼠(2n=40)由小家鼠演變而來,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早在17世紀就有人用小鼠做實驗,經(jīng)長期人工飼養(yǎng)選擇培育,已育成1000多近交系和獨立的遠交群,現(xiàn)已成為使用量最大、研究最詳盡的哺乳類實驗動物。目前世界上實驗室常用的近交品系小鼠有250多個,均具有不同的特征。小鼠性周期4~5天,妊娠期19~21天,哺乳期20~22天,每窩仔數(shù)6~12只,出生后45~60日齡性發(fā)育成熟。某實驗室培養(yǎng)了一個鼠類近交種群,該種群鼠類的毛色性狀中黃色對白色為顯性,受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A、a的控制,但是雌性個體內A基因不表達,因此雌性個體無論基因型如何,均表現(xiàn)為白色。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以上信息,小鼠適合做實驗動物的優(yōu)點是
(2)該實驗室培養(yǎng)的鼠類近交種群經(jīng)過多代繁殖后,種群內每代黃色個體的比例為42%,則該種群內雌性個體中純合子的比例為
(3)因為研究需要,要從該小鼠種群內篩選出隱性雌性個體,實驗方案是將待篩選雌性個體分別與
(4)研究者在該種群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一只棕色的雄性個體,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該雄性個體出現(xiàn)的原因是該小鼠體內另一對與毛色有關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發(fā)生突變(AAbb→AABb)所致。經(jīng)研究毛色與基因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請設計雜交方案,探究控制毛色的兩對基因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考慮四分體時期發(fā)生的交換)。要求:寫出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
實驗思路:
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組卷:6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