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26課 詩詞五首 雁門太守行》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2)
發(fā)布:2024/12/20 16:0:2
一、選擇題
-
1.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①。
(注釋)①樓蘭:漢代西域國名,此指樓蘭國王。據(jù)《漢書?傅介子傳》記載,西漢昭帝時,樓蘭國王屢次截殺通西域的漢使,大將軍霍光派平樂監(jiān)傅介子前往樓蘭,用計刺殺了樓蘭國王。
對兩首詩理解和分析不恰當(dāng)的一項是( ?。?/h2>A.《雁門太守行》中“角聲滿天秋色里”從聽覺角度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規(guī)模,“塞上燕脂凝夜紫”從視覺角度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慘烈。 B.《塞下曲)首聯(lián)寫五月的天山有“雪”無“花”,寒氣逼人,極力渲染邊塞的嚴(yán)寒景象,突出環(huán)境的艱苦。 C.兩首詩均用字考究,《雁門太守行》中“卷”字寫出乘夜奔襲之狀;《塞下曲》中“抱”字描繪將士們夜間休息時悠閑之態(tài)。 D.兩首詩都運用典故,《雁門太守行》表達(dá)了守城將士們誓死報效君王的決心;《塞下曲》表現(xiàn)了將士們甘愿身赴疆場、為國立功的慷慨豪情。 組卷:501引用:4難度:0.6 -
2.下列對《雁門太守行》一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的一項是( )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A.《雁門太守行》是古樂府舊題,這是一首以戰(zhàn)爭為背景和主題的抒情詩。 B.“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寫出了戰(zhàn)場血流成河,滲入土中,凝結(jié)為紫色,正面寫出了戰(zhàn)爭的悲壯之感。 C.“半卷紅旗”寫出了乘夜奔襲之狀,地點正是燕、趙英雄慷慨悲歌之地,加上“鼓寒”的聲音細(xì)節(jié),加劇了悲壯的氣氛。 D.詩作的結(jié)尾抒寫了官軍全體將士忘身報國之情,感人至深。 組卷:605引用:3難度:0.6 -
3.選出對《雁門太守行》賞析有誤的一項( ?。?br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A.詩的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既是寫景,也是寫事,渲染了日落前的美景和將士們的思鄉(xiāng)之情。 B.“甲光向日金鱗開”借日光來顯示守軍的陣營和士氣,情景相生,奇妙無比。 C.“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睆穆犛X和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切的戰(zhàn)地氣氛。 D.“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運用典故,表達(dá)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 組卷:201引用:1難度:0.6 -
4.下列對詩作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br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A.首句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之態(tài)淋漓盡致地凸現(xiàn)出來。角:古代軍中一種吹奏樂器,也是古代軍中的號角。玉龍:指一種珍貴的寶劍,這里代指劍。 B.頷聯(lián)運用夸張的手法,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渲染戰(zhàn)場的悲壯氣氛和戰(zhàn)斗的殘酷場面。 C.尾聯(lián)運用“黃金臺”的典故,表現(xiàn)了將士們無所畏懼,捐軀報國的決心。 D.本詩善于著色,用金色、胭脂色、紫紅色、黑色等綺麗斑駁的色彩描繪邊塞風(fēng)光的秀美。 組卷:316引用:2難度:0.5 -
5.下面對《雁門太守行》一詩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是( ?。?/h2>
A.“雁門太守行”是樂府曲名,“行”是古詩體裁,本詩借用它作詩題寫當(dāng)時戰(zhàn)事。 B.全詩以色彩斑斕的詞語,濃墨重彩地描繪戰(zhàn)爭場景,構(gòu)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頌守邊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C.詩的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叭涎嘀棺稀保钦f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襯下凝成胭脂色,寫出了邊塞風(fēng)光的秀美。 D.“半卷紅旗臨易水”使人聯(lián)想起“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喻示將士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組卷:508引用:3難度:0.7
二、對比閱讀
-
6.閱讀下面兩段選文,完成問題。
【甲】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乙】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雁門太守行》的作者是唐代的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下列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所寫戰(zhàn)爭的時間段是從白天到半夜。
B.【乙】文作者游承天寺的時間是冬天的夜晚。
C.【甲】詩寫戰(zhàn)斗場景,色彩濃艷,想象奇特。
D.【乙】文寫生活情境,敘事詳細(xì),議論嚴(yán)密。
(4)【甲】詩描寫戰(zhàn)爭的艱苦和慘烈,贊揚了將士們組卷:97引用:3難度:0.5
三、詩歌鑒賞
-
7.賞析《雁門太守行》,完成下列各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對該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詩中“城欲摧”表現(xiàn)了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
B.“角聲滿天”從側(cè)面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規(guī)模。
C.“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從正面寫戰(zhàn)爭,給人以悲壯之感。
D.“半卷紅旗臨易水”使人聯(lián)想起“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預(yù)示將士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2)“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表達(dá)了將士們怎樣的情感?組卷:56引用:2難度:0.7 -
8.閱讀《雁門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這是一首激蕩人心的“戰(zhàn)歌”。李賀在詩中描繪了一場①
(2)你從詩中看到了幾種色彩?請寫出至少三種。任選連續(xù)兩句,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色彩在你腦海中勾勒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3)“云”是古代文人墨客創(chuàng)作詩文時常用的形象,下列詩句中對于“云”形象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蕩胸生曾云”作者以“云”抒懷,通過描寫遙看泰山層層涌起的白云,抒發(fā)自己云氣滌蕩,無比開闊胸襟。
B.“不畏浮云遮望眼”作者以“云”喻難,表現(xiàn)作者不畏艱難,勇于變法革新的決心和抱負(fù)。
C.“黑云壓城城欲摧”作者以“云”寫情,通過描寫黑云,來表達(dá)作者因為邊關(guān)天氣惡劣而低落的心情。
D.“白云千載空悠悠”作者以“云”詠嘆,虛實結(jié)合,寫出詩人對世事變化難以預(yù)料的感慨。組卷:19引用:1難度:0.4 -
9.閱讀《雁門太守行》,完成下列各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對這首詩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A.這首七言律詩濃重地描繪雁門景象,歌頌了守邊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
B.前兩句運用比喻、夸張手法寫景寫事,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的形勢。
C.三四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個方面鋪寫陰寒慘切的戰(zhàn)地氣氛,渲染了戰(zhàn)斗的慘烈和悲壯。
D.李賀的詩歌往往具有想象豐富、奇譎求新、獨樹一幟的特點,該詩中就有鮮明的表現(xiàn)。
(2)對詩中色彩的運用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黑”字突出了敵人的猖獗以及軍情的險惡;“金”字表現(xiàn)出了我軍將士雄姿英發(fā)、高昂迎戰(zhàn)的狀態(tài)。
B.“燕脂”即“胭脂”,指將士所流血的顏色。仿佛看到殷紅的血跡,在濃重的夜幕下凝結(jié)成一片紫色。
C.詩中濃麗的色彩描繪,不僅突出了作者鮮明的愛憎感情,更重要的是加重了作品慘烈悲壯的戰(zhàn)斗氣氛。
D.作者巧妙地把黑色、金鱗色、胭脂色、紫色以及秋色、黃金色等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色彩斑斕的畫面。組卷:79引用:2難度:0.7 -
10.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李賀作詩,工于設(shè)色。請選取兩個表現(xiàn)色彩的詞語,發(fā)揮想象,描述作者呈現(xiàn)的畫面。
(2)請從煉字的角度對尾聯(lián)進(jìn)行賞析。組卷:40引用:2難度:0.8
三、詩歌鑒賞
-
29.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這首詩描述的是一場短兵相接、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請用詩中的句子為例簡要說明。
(2)這首詩表達(dá)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組卷:4引用:1難度:0.6 -
30.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請簡要賞析“黑云壓城城欲摧”。
(2)這首詩的尾聯(lián)引用了什么典故?表達(dá)了將士們怎樣的情感?組卷:7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