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滬教版九年級上冊《2.1 性質活潑的氧氣》2015年同步練習卷(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qū)東北育才學校)(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大氣污染物的是(  )

    組卷:26引用:5難度:0.9
  • 2.試管在化學實驗中常與其他儀器和藥品同時使用(圖中其他儀器和藥品略去)。如圖試管的朝向與實驗項目相對應且正確的是(  )

    組卷:176引用:108難度:0.9
  • 3.下列物質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組卷:8引用:7難度:0.9
  • 4.下列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①變色   ②發(fā)光   ③燃燒   ④爆炸   ⑤鐵生銹   ⑥工業(yè)制氧氣   ⑦大理石浮雕被酸雨腐蝕.

    組卷:11引用:12難度:0.9
  • 5.下列質量增加的變化中有一種與其他三種存在著本質的區(qū)別,這種變化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9
  • 6.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7.下列有關儀器使用或用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 8.在下列新材料或社會問題中,與化學有關的是(  )
    ①具有超塑延展性的納米銅;
    ②無氟冰箱與臭氧空洞;
    ③泡沫快餐盒與白色污染;
    ④隔水透氣的高分子薄膜;
    ⑤用來制造破冰斧的玻璃纖維增強塑料.

    組卷:17引用:3難度:0.9
  • 9.對下列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17引用:86難度:0.9

二、填空與簡答題

  • 28.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礎,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a、b的名稱a
     
    ;b
     
    。
    (2)寫出A圖中產(chǎn)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
    (3)B圖中,把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的蠟燭的燒杯中,下層蠟燭先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
     
    、
     
     
    性質。這一性質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為
     
    。
    (4)C圖中螺旋狀鐵絲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5)小明按C圖實驗時,集氣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
    (6)小雯對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么會火星四射進行探究。下表是他將純鎂條和不同含碳量的鐵絲(鎂條和鐵絲直徑均為0.4mm)放入氧氣中燃燒時的實驗現(xiàn)象的記錄。請你填表并分析回答。
    物質鎂條含碳0.05%的鐵絲含碳0.2%的鐵絲含碳0.6%的鐵絲
    現(xiàn)象劇烈燃燒,發(fā)出耀
    眼白光,無火星
    劇烈燃燒
    極少火星
    劇烈燃燒
    少量火星
     
    你認為產(chǎn)生火星的原因是:
     
    。

    組卷:17引用:6難度:0.3
  • 29.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實驗回顧】如圖1是實驗室用紅磷燃燒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

    (1)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原理: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nèi)
     
    減小,燒杯中水倒吸到集氣瓶。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操作規(guī)范,用量筒測量進入瓶中水的體積,能粗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問題提出】有實驗資料表明: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shù)低于7%時,紅磷就無法繼續(xù)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量結果與理論值誤差較大。
    【實驗改進】
    Ⅰ.根據(jù)鐵在空氣中生銹的原理設計圖2實驗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
    Ⅱ.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測量項目 實驗前 實驗后
    燒杯中水的體積 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 集氣瓶(扣除內(nèi)容物)和導管的容積
    體積/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達】
    (1)鐵生銹過程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首先是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Fe(OH)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根據(jù)如表數(shù)據(jù)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
     
    (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從實驗原理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高的原因是:
     
    ;
     
    。

    組卷:49引用:5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