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4單元 能量》2018年單元測試卷(1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共8題;共28分)

  • 1.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
     
    、
     
    、
     
    有關。

    組卷:32引用:20難度:0.8
  • 2.煤大多夾在巖層中,它是由
     
    轉(zhuǎn)化而成的,它所具有的能量來自
     
    。

    組卷:12引用:10難度:0.6
  • 3.如圖所示,假設此時小燈泡亮了起來,說明有電流通過小燈泡。這時的能量轉(zhuǎn)換是
     
    轉(zhuǎn)化為
     
    。此時手拿的裝置稱為
     
    。如果將它安裝在賽車上,這時它將作為
     
    來使用。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4.風和流水具有
     
    能,電具有
     
    能,汽油具有
     
    能,太陽具有
     
    能。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5.根據(jù)下面的裝置,請?zhí)顚懗鰣D中兩條電磁鐵的南極(S)與北極(N)。

    組卷:14引用:5難度:0.7
  • 6.儲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zhì)中的能量,叫做
     
    。

    組卷:31引用:12難度:0.7
  • 7.從能源的能否再生的角度來分類,煤和石油屬于
     
    能源,風能和水能屬于
     
    能源。

    組卷:7引用:5難度:0.7
  • 8.填空題。
    (1)丹麥科學家
     
    首先發(fā)現(xiàn)通電導線能產(chǎn)生
     
    。
    (2)把導線直接接在電池的兩極會造成
     
    。此時,電路中的
     
    很大,會使指南針指針
     
    得非常明顯。
    (3)通電導線的磁性強弱與到導線的距離有關,距離越遠,磁性越
     
    ,距離越近,磁性越
     
    。

    組卷:9引用:1難度:0.7

二、單選題(共15題;共30分)

  • 9.小明制作了一個電磁鐵,他先改變了電磁鐵的電池接入方向,又改變電磁鐵的線圈纏繞方向,其它條件不變,兩次改變后的電磁鐵和最初制作的電磁鐵相比( ?。?/h2>

    組卷:47引用:8難度:0.7
  • 10.我們吃的食物中儲存的能量屬于(  )

    組卷:19引用:7難度:0.7

五、實驗探究題(共5題;共26分)

  • 31.下面是某同學設計的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和電池數(shù)量關系的實驗。請你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1)請你將實驗過程補充完整。實驗材料:電磁鐵、大頭針、電池、導線。實驗設計:實驗中的變量是
     
    ,其他因素保持相同。實驗步驟:①在電路中使用1節(jié)電池做電源,接通電路后,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觀察并記錄吸起大頭針的個數(shù)。
    ②增加電路中
     
    的節(jié)數(shù),分別進行吸引大頭針的實驗,觀察并記錄吸起大頭針的個數(shù)。
    ③每組實驗做3次,取平均值。
    實驗記錄:
    吸起大頭針的數(shù)量(個)
    電池的數(shù)量(節(ji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數(shù)
    1 15 16 14 15
    2 26 27 27
    3 42 40 41 41
    實驗結論:
     
    。
    (2)為什么每組實驗都要做3次,取平均值?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32.下列甲、乙、丙三個實驗裝置圖,是某科學興趣小組同學設計的探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請仔細閱讀題目并結合你學過的知識解答下列問題:(說明:甲、乙、丙三個實驗中所用的電池、導線、鐵芯都相同)。

    (1)他們先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纏繞在鐵芯上的線圈的圓數(shù)的關系,你認為他們應選擇圖中的哪兩個裝置進行實驗?
     
    ,此實驗能得出:在電池數(shù)最和鐵芯粗細相同時,
     
    。
    (2)分析甲和丙兩個實驗,實驗條件相同的是
     
    ,此對比實驗是用來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
     
    的關系。此實驗能得出:
     
    。
    (3)小暢同學拿著一枚小磁針靠近甲裝置鐵芯下端,結果發(fā)現(xiàn)小磁針的N極被吸引,則可推測甲裝置中鐵芯的下端是
     
    極。

    組卷:40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