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吉林省長春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10/17 3:0:2
一、單選題(共8小題,每題4分,共計32分)
-
1.下列關(guān)于物理學研究方法,正確的是( ?。?/h2>
A.為了方便研究物理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體積很小的物體都可以看成質(zhì)點 B.加速度 采用了微元法定義物理量,說明加速度與速度的變化量成正比a=ΔvΔtC.由速度 可知,當Δt非常小時,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這里采用了極限法v=ΔxΔtD.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采用了“邏輯推理→合理外推→猜想假設(shè)→實驗驗證”的研究思路 組卷:30引用:6難度:0.8 -
2.物價變化趨勢與市場供給和調(diào)控息息相關(guān),若將物價的“上漲”類比成“加速”,將物價的“下跌”類比成“減速”,據(jù)此,你認為“物價下跌出現(xiàn)變緩趨勢”可類比成( )
A.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加,加速度減小 C.速度減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減小,加速度減小 組卷:346引用:16難度:0.5 -
3.兩個玩具汽車甲、乙沿同一直線同向運動,兩車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所示。t=0時刻甲在乙前方6m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2:1 B.t=4s時甲、乙相遇 C.t=4s時甲、乙兩車相距最遠 D.甲、乙兩車相遇時乙車位移為10m 組卷:23引用:1難度:0.6 -
4.某同學利用甲圖裝置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并描繪彈簧的伸長量Δl與彈力F的關(guān)系圖線如乙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測量彈簧原長時應(yīng)該把彈簧水平放置 B.實驗中可用鉤碼重力代替彈簧彈力的大小,這樣做的依據(jù)是牛頓第三定律 C.圖線OA段斜率的大小即為該彈簧勁度系數(shù)的大小 D.圖像彎曲的原因是超出了彈簧的彈性限度 組卷:33引用:4難度:0.7 -
5.重力為G的體操運動員在進行自由體操比賽時,有如圖所示的比賽動作,當運動員豎直倒立保持靜止狀態(tài)時,只有兩手臂對稱支撐。夾角為θ,則( )
A.當θ=60°時。運動員的右側(cè)手臂對身體的支持力大小為 32GB.當θ=60°時,運動員的右側(cè)手臂對身體的支持力大小為G C.當θ=90°時,運動員的左側(cè)手臂對身體的支持力大小為 2GD.當θ=120°時,運動員的左側(cè)手臂對身體的支持力大小為G 組卷:31引用:1難度:0.5 -
6.如圖,某同學進行原地縱跳摸高訓(xùn)練。若靜止站立(不起跳)提高為2.10m,訓(xùn)練過程中,若下蹲使重心下降0.50m,發(fā)力跳起可摸到2.90m的高度。假設(shè)離地前重心視為勻加速運動,離地后做勻減速運動,忽略空氣阻力,g取10m/s2,則( )
A.從起跳到腳離地,位移隨時間均勻變化 B.從起跳到最高點,重心位移為1.30m C.從開始起跳到達最高點的時間為0.40s D.在最高點時速度為零,則加速度為零 組卷:51引用:2難度:0.5
四、計算題(17題12分,18題14分,共計26分)
-
17.如圖所示,傾角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質(zhì)量分別為mA=2kg和mB=3kg的物塊A、B,通過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滑輪連接,A、B間的接觸面和輕繩均與木板平行。A與B間、B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8,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F(xiàn)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用于物塊B上,使之向上勻速運動。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試求:
(1)輕繩對A的拉力大小T;
(2)B與斜面間的摩擦力大小f2;
(3)力F的大小。組卷:31引用:1難度:0.5 -
18.隨意變線加塞,是非常不文明的駕駛習慣,也極其不安全。下圖演示了甲車變線加塞的過程,甲車至少要超出乙車一個車位,才能開始并線。此時甲車若要安全并線插到乙車前方,且不影響乙車行駛,其速度v至少須比乙車快5m/s。而并道后又必須立刻減速,以避免與前車追尾。
假設(shè)汽車在變線并道過程中,沿前進方向的速度可以不變,橫向移動的速度可忽略。而且甲車從超出乙車一個車位,到完成并線,恰好需要1s時間。并線完成后甲車時刻以大小為a=2.5m/s2的加速度勻減速剎車。甲車車身長度為d=4m,乙車與前車正常行駛時速度均為v0=10m/s,請計算:
(1)甲車剛剛并線結(jié)束時,甲、乙兩車之間的最小距離為多少?
(2)乙車車頭到前車車尾之間距離L至少有多大,甲車才能安全并道成功?
(3)若甲車并線時的速度恰好比乙車快5m/s,并線后由于緊張,剎車踩得太深,汽車以大小為a'=12.5m/s2的加速度減速,而此時乙車完全來不及反應(yīng),繼續(xù)勻速運動。則兩車再經(jīng)多長時間后追尾?組卷:608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