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qū)正衡中學年八年級(下)期中物理模擬試卷

發(fā)布:2024/5/5 8:0:9

一、選擇題。

  • 1.一個瓶子能盛1kg的水,可用該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種液體?(已知ρ水銀>ρ>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h2>

    組卷:470引用:25難度:0.7
  • 2.下列實例與所利用的物質(zhì)物理屬性不相符的是(  )

    組卷:168引用:8難度:0.9
  • 3.下列事例中,物體的質(zhì)量發(fā)生變化的是( ?。?/h2>

    組卷:3391引用:43難度:0.9
  • 4.小江進行了如下測量:①用天平測石片的質(zhì)量m;②往燒杯中加適量水浸沒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標記。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緩慢倒入燒杯,讓水面升至標記處,如圖所示。量筒內(nèi)倒出水的體積V即為石片的體積。③計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據(jù)以上步驟,測出的密度值會( ?。?/h2>

    組卷:5542引用:69難度:0.9
  • 5.運用你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特殊測量”,下面的幾種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h2>

    組卷:148引用:6難度:0.7
  • 6.如圖所示,其中與其它三個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h2>

    組卷:443引用:37難度:0.9
  • 7.兩只相同的集氣瓶中分別裝有空氣和紅棕色二氧化氮(NO2)氣體,用玻璃板隔開后按圖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兩瓶口緊貼靜置較長時間后,兩瓶中氣體顏色變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氣體的密度比瓶中空氣的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752引用:30難度:0.7
  • 8.航天飛機在太空中飛行,如果科學家要在其中進行實驗,下列哪些操作不能正確進行(  )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9.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決了王冠摻假問題,現(xiàn)有一個金和銀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測量出其體積為56.9cm3,若與王冠質(zhì)量相同的純金塊和純銀塊的體積分別為52.5cm3和96.5cm3,則王冠中銀的質(zhì)量和金的質(zhì)量之比為( ?。?/h2>

    組卷:137引用:5難度:0.5
  • 10.甲、乙、丙三個正方體體積分別為12cm3、16cm3、27cm3,質(zhì)量分別為36g、48g、54g,已知它們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個是空心的,則空心的正方體是( ?。?/h2>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11.把一個輕質(zhì)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時,它們相互吸引,則這個小球( ?。?/h2>

    組卷:196引用:36難度:0.9

三、解答題:

  • 33.某實驗小組認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積和壓力的大小有關。為了檢驗猜想是否正確,他們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如圖所示的三次實驗:
    ①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水平木板滑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
    ②改變木塊與木板的接觸面積,重做上述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2。
    ③在木塊上加放砝碼,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水平木板滑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3
    發(fā)現(xiàn):F1=F2<F3。

    (1)比較
    (填實驗序號)兩次實驗可以初步驗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
    (2)實驗結(jié)果初步表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有關,與接觸面積
    。
    (3)實驗中,如果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穩(wěn)定,可能的原因是
    (填選項序號)。
    A.木板過長
    B.木塊運動速度太大
    C.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太大
    D.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勻。

    組卷:311引用:2難度:0.5
  • 34.如圖1所示,鋼梁向下彎曲偏離水平位置的距離h叫下垂量。小亮猜想:一根鋼梁的下垂量h可能與重物對鋼梁的拉力F、兩個支撐柱的距離這兩個因素有關,并進行如下實驗:

    (1)要探究“一根鋼梁的下垂量與兩個支撐柱間距離s的關系”,他必須控制
    一定,改變
    。
    (2)要探究“一根鋼梁的下垂量h與所受拉力F的關系”,必須控制兩支撐柱間距離一定,記錄下鋼梁受到不同拉力時的下垂量(忽略鋼梁自重的影響),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下垂量h/cm 2 4 6.4 8.8 10.4
    拉力F/N 1000 2000 3200 4400 5200
    ①圖2的坐標系中已經(jīng)描出三個點,請根據(jù)第4、5次實驗數(shù)據(jù)繼續(xù)描點,并畫出下垂量h與所受拉力F關系的圖線。
    ②根據(jù)圖象可知,當拉力為5000N時,下垂量是
    cm。
    ③根據(jù)圖象可得出結(jié)論:當兩支撐柱間距離等因素相同時,
    。

    組卷:434引用:1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