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4-2025學年上海實驗中學高一(下)月考語文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5/7/5 9:0:18

一、積累運用(10分)

  •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回顧了元嘉年間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本希望能夠“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終卻“
     
    ”。
    (2)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詞人起筆便抒發(fā)江山依舊、英雄不再、后繼無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
     
    。”
    (3)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詞人登臨京口北固亭,想起英雄人物劉寄奴,發(fā)出對他北伐赫赫戰(zhàn)功贊嘆的句子是:“
     
    ,
     
    ,
     
    。”
    (4)詞人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以廉頗自比,抒發(fā)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的句子是:“
     
     
     
    ?”

    組卷:271引用:3難度:0.9

  • 2.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br />      中國的科幻文學,        。        ,                。
    ①不斷將人類拋入陌生化的世界中
    ②它以豐富的想象力消解科學的枯燥與晦澀
    ③以顛覆傳統(tǒng)文學的方式賡續(xù)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使命
    ④迫使讀者從異于日常生活的角度觀察和思考世界

    組卷:23引用:1難度:0.8
  • 3.下面是振華中學文學社社長草擬給一位《鄉(xiāng)土中國》研究專家的邀請函。以下四處畫線句中,表達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邀請函
    尊敬的***教授:
          您好!
          我是振華中學文學社社長***,[甲]久聞您在《鄉(xiāng)土中國》研究方面造詣深厚,3月6日上午我校將舉行讀書節(jié)開幕式,[乙]誠邀您來校作專題匯報,懇請蒞臨指導。[丙]隨函附寄我校同學《鄉(xiāng)土中國》讀后感拙作10篇,[丁]敬請?zhí)拐\賜教,不勝感激。
          此致
    敬禮!
    振華中學文學社
    2023年1月9日

    組卷:29引用:2難度:0.5

二、閱讀(50分)(一)

  •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文本一:
    叁見影
    聶鑫森
          在叉子巷,最讓人作仰的是叁見影。他從教四十年來,教過小學、中學的語文,桃李門墻,惠人多多。
          叉子巷的巷口連著車水馬龍的平政街,巷道的中部,很奇怪地分出兩股,形同一個倒寫的“丫”字,又像鄉(xiāng)下叉草把子的木叉子。兩條巷尾都通向風景秀美的雨湖風景區(qū)。巷中人家有五十來戶,很熱鬧。
          叁見影眼下在雨湖中學教高中語文。從家里出巷尾,沿湖邊大道往右走,過香花園劇院,過周家山,到學校的后門,也就五六百米的樣子。他可以三頓飯都在家里吃,夫人是街道工廠的會計,早退休了;兒子一家都在外地,不用他操心。他的早餐離不開一碗熱熱的豆腐腦,不放糖,加一勺辣子醬,再吃幾個小籠湯包。豆腐腦是巷中譚家作坊做的,每天早上,譚家的獨生子譚宏志都執(zhí)意送上門來,一大碗才兩塊錢。
          在雙休日,譚宏志忙完活計,喜歡去叁家坐一坐,和老師說說話。
          叁家有個小院子,靠里邊是一棟二層的青瓦白墻小樓。院坪里不種花不種草,錯落放置著幾個圈石墩當?shù)首?。不可理解的是,院坪正中央立著一根兩丈高的石旗桿,不過桿端空無一物。
          “叁老師,你學問那么大,只當中學老師,不遺憾嗎?”
          “我雖不能像孔子那樣,門下有‘賢人七十二,弟子三千’,但都是教書育人,我很滿足。宏志,你雖說沒讀過大學,可有一門家傳的好手藝,不比誰差?!?br />      譚宏志嘆了口氣說:“我和爹忙來忙去,也就是個小作坊主?!?br />      “你年輕,還喜歡動腦筋,可以拓展經營范圍呀,把事業(yè)搞大,將來成為一個大企業(yè)家。不著急,慢慢來,低調做人,扎實做事。”
          譚宏志望著石旗桿,忽然問:“巷中人都不理解,你為什么要立這么一根石桿子?”
          叁見影說:“就為有太陽的日子,早、中、晚看它的影子。”
          譚宏志驚大了一雙眼睛。
          “我爹也是教書的,這是他當年立的石桿子,為的是誡勉自己。其一,身正不怕影子斜,要做一個有德行的人;其二,不為早、晚的影子長而自認為了不起,不為中午的影子短而心卑氣怯,做人也要如此。我的姓名為叁見影,就是這個意思?!?br />      “謝謝老師教導!”
          豬年的“三九”隆冬,少雪多雨。其間,叁見影每天悠閑地在家里讀書,或者應報刊之約,寫一些鑒賞古典詩詞的文章。
          譚宏志興沖沖叩門來訪?!叭蠋?,我爹終于開竅了,除搞豆腐作坊外,準備再開一家專營豆腐菜的飯店,只為做出各色菜肴。我專門去拜師學藝了,還聘請了掌廚的大師傅和員工?!?br />      “這個思路很新鮮、很特別。店鋪選在何處?”
          “就在平政街,正在裝修,只是要麻頓老師起個名,并用毛筆書寫,我們要做塊店匾掛起來。”
          “好!”在書房里,叁見影在一張四尺整宣上,略略沉思后,用斗筆寫下“推譚仆遠”四個端莊秀雅的隸字,然后落款“己亥冬叁見影題”。
          譚宏志問:“這幾個字是什么意思?”
          “我暫時不回答你。別人問是誰命的名,你就說是叁見影。哈哈,為你們日后的生意來個先聲奪人?!?br />      譚宏志心想,“推譚仆遠”是不是推促譚家店走遠走好的意思?
          “宏志,你告訴你爹,先搞門面裝修,然后掛匾,再搞內裝修。你可以先在手機微信上,發(fā)照片和文字推介。不要急著開張,冷水泡茶慢慢濃。記住了?”
          “記住了。”
          過小年時,豆腐菜館的門面裝修一新,紅底金字橫匾也掛上去了,“推譚仆遠”四個隸字耀人眼目。譚宏志天天在手機上發(fā)微信,介紹將要開張的店,介紹豆腐菜,介紹譚家豆腐作坊。人們開始質疑叁見影取的這個店名到底是什么意思,出自什么典故。特別是讀過一些古書的人,對特級教師叁見影有了譏諷,說他是無根無據(jù)、生造詞語、云山霧罩、故弄玄虛。甚至有人說,叁見影是不是收了命名費、潤筆費。
          譚宏志很內疚,覺得對不起叁見影。老師勞神費力,不肯收任何報酬,還被惹出這么多是非,便打電話去表示歉意。叁見影說:“大家為這個事去翻書和思考,多好。到店鋪開張時,自有答案。”
          驚墊來臨,推譚仆遠店就定在這一天開門迎客。譚宏志早早就去叁家送請柬,請老兩口光臨。叁見影說:“那場面太熱鬧,我們就不去了。我讓你早幾天發(fā)了個微信,說答案會用大紅紙寫好貼在店堂墻上,先用紅綢蓋住,屆時再揭開,我想人一定會來得多。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譚宏志走后,叁夫人問:“見影,那紅紙上寫的是什么呀?”叁見影忍不住哈哈一笑,然后抑揚頓挫地朗通:“推譚仆遠”四字,出自《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的注釋中,為當時外國語的漢語音譯,甘美酒食之意。借用此語,譽譚家豆腐菜可稱美食,佐之以酒,為人間一大快事也!”
          他的聲音淳厚動聽,遏云繞梁,余音裊裊。
          文本二:
          聶鑫森是忠實的傳統(tǒng)文化和古典文化的守望者……他對于琴棋書畫、詩書禮樂均有相當造詣,對民俗民情素有研究,擅長描寫那些被傳統(tǒng)文化深深浸染的人物,從中開掘他們身上的卓爾不群的文化特質和磊落胸懷。
    ——金麻雀獎頒獎辭(節(jié)選)(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對叁見影每天早餐內容的詳細介紹,簡單、樸實,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B.叁見影認為自己樂于教書育人,當中學老師不遺憾,并對譚宏志提出委婉批評。
    C.叁見影隆冬時節(jié)在家悠閑地讀書寫文章,體現(xiàn)他高雅的志趣,優(yōu)雅的生活情懷。
    D.“遏云繞梁,余音裊裊”既是對叁見影聲音的贊美,更是對他深厚學養(yǎng)的稱頌。
    (2)下列對文本一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的環(huán)境描寫,說明了巷子的獨特、熱鬧,與主人公叁見影的性格相映襯。
    B.叁見影為譚家飯店起了個不易懂名字,設置了懸念,也使小說故事情節(jié)更具張力。
    C.小說以節(jié)日節(jié)氣三九、小年、驚蟄為敘事順序,體現(xiàn)出作者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造詣。
    D.小說結構精致緊湊,文字嫻雅,運用散文式語言,寫出了小人物叁見影的高雅情懷。
    (3)文本一敘寫譚宏志問“石桿子”的情節(jié)可否刪去?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
    (4)文本二中“卓爾不群的文化特質和磊落胸懷”在叁見影的身上有哪些體現(xiàn)?請結合文本一具體分析。

    組卷:8引用:1難度:0.6

(二)

  •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近年來,濾鏡技術在電視劇拍攝和播出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濾鏡下唯美浪漫的畫面和外表完美無瑕的人物,本應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觀劇體驗,但卻日漸成為被詬病的對象,一些熱門劇集甚至因為濾鏡濫用導致口碑崩塌。
          觀眾對濾鏡濫用的不滿,直接原因是畫面的失真。在濾鏡的超厚“粉底”籠罩下,畫面中正常的光線、陰影、輪廓被抹殺了,所有角色的皮膚都嫩白透亮,五官輪廓不清,甚至連80歲的老翁臉上都看不到皺紋,衣服沒有紋理和質感。藝術是對生活的反映,藝術之美,植根于其所反映的生活之真。濾鏡的過度使用,使電視劇的畫面脫離了劇情設定,也脫離了生活真實。與演員真實的皮膚狀態(tài)一起被掩蓋的,還有真情投入的表演技巧,尤其是充滿戲劇張力的眼神和微表情。這種細節(jié)所帶來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是高飽和的美顏鏡頭無法呈現(xiàn)的。
          美源于自出機杼的藝術創(chuàng)造。濾鏡的濫用,則導致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同質化。在一些熱播劇集的帶動下,電視劇制作逐漸形成了相對固定的調色法則,古裝劇追求“高級”的低飽和度、懸疑劇的色調越來越暗沉,甜寵劇的柔光愈加刺眼……濾鏡風格成為最顯眼的類型標志,題材、人物、情緒、沖突等方面的內在差異卻被忽略了。
          濾鏡濫用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技術發(fā)展的反噬造成的畸形審美觀可謂濾鏡濫用的直接推手。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濾鏡是技術發(fā)展對影視制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在高清鏡頭和高分辨率的屏幕前,演員臉上的任何細微瑕疵都會清晰地呈現(xiàn)給觀眾,柔光、磨皮等濾鏡技術的使用則可有效遮蓋瑕疵,改善觀感,并給精益求精的制作方帶來貼合影片風格的視覺美感。但凡事過猶不及。濾鏡的普及也使觀眾對美的標準更加嚴苛,容貌焦慮成為一種普遍心態(tài)。契合劇情的真實面容、自然的韻味和面對真實自我的勇氣,因其不“美”而成為一種“罪過”。為了更美而誕生的濾鏡技術,反而成為大眾審美異化的催化劑。這使我們不能不反思:技術的運用,應當如何平衡適應觀眾審美需求與實現(xiàn)價值觀引領之間的關系?
          國產劇創(chuàng)作工業(yè)化程度不足、尚未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作體系,是濾鏡濫用的另一重要原因。影視劇的制作需要全局通力配合,畫面呈現(xiàn)不僅包括后期的調色、特效處理等,也包含了服化道、美術、燈光的設計和攝像等前期工作。國內外的優(yōu)秀電視劇,無不在場景、道具等細節(jié)上用心,以不同的光影色調豐富影像畫面,塑造畫面層次,以恰當?shù)纳{風格配合劇情的呈現(xiàn)。當影視制作進入數(shù)字時代,后期制作的可操作空間增加,一些主創(chuàng)忽略了前期拍攝的重要性,盲目依賴后期制作。同時,過度追求商業(yè)利益導致制作粗糙、缺乏溝通、流程管理不到位等問題普遍存在,這也使“一鍵濾鏡”成為彌補前期不足、跟風熱門色調的捷徑。合理使用濾鏡,需要整個行業(yè)作出改變。
          電視劇應該有自己的審美表達。高級的質感和引領潮流的審美風格,只能建立在真實的觀感基礎上。濾鏡等技術手段的運用,應當是錦上添花,而非畫蛇添足。國產劇的創(chuàng)作需要更加走心,尊重現(xiàn)實生活,尊重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以更加契合題材內容的表達,適應觀眾的審美需求,并引領更加健康的審美觀。
    (摘編自呂珍珍《濾鏡濫用:“真”之不存,“美”將焉附》,《光明日報》2021年11月18日)(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電視劇拍攝和播出過程中使用濾鏡技術,會導致藝術創(chuàng)作同質化和觀眾對電視劇的不滿。
    B.濾鏡技術的濫用掩蓋了演員真情投入的表演技巧,勢必影響到影視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C.使用濾鏡技術可以有效遮蓋容貌上的瑕疵,改善觀感,但其也成為大眾審美異化的催化劑。
    D.一些影視制作主創(chuàng)人員輕視前期拍攝,盲目依賴后期制作,也是導致濾鏡濫用的原因之一。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標題中的“濾鏡濫用”直指批評的對象;“‘真’之不存,‘美’將焉附”化用成語,形象地說明“真”的重要性,立場鮮明。
    B.本文是一篇針砭影視作品制作中“濾鏡濫用”的時事評論,總體上看,先立后破;行文中有些段落如第③段則先破后立,以破為主。
    C.文章第⑤段在剖析一些國產劇創(chuàng)作工業(yè)化程度不足、尚未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作體系導致濫用濾鏡時,概述優(yōu)秀電視劇制作情況進行對比論證。
    D.文章先點明濫用濾鏡技術引起觀眾不滿的事實,再剖析濫用濾鏡技術之因并指出其嚴重后果,最后回應標題,指出正確做法,條理明晰。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濫用濾鏡抹殺了影視作品題材、人物、情緒、沖突等方面的內在差異,與藝術之美源于自出機杼的藝術創(chuàng)造觀背道而馳。
    B.技術發(fā)展的反噬造成的畸形審美觀是濾鏡濫用的重要原因,同時,異化的大眾審美又催化了更先進的濾鏡技術的誕生。
    C.真實的觀感造就了影視作品高級的質感和引領潮流的審美風格,忽視這一點,濫用濾鏡技術,必然導致作品“失真”。
    D.尊重現(xiàn)實生活和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使表達與題材內容相契合,以適應觀眾審美需求,引領更加健康的審美觀,是國產劇的發(fā)展正道。

    組卷:7引用:2難度:0.5

(三)

  • 6.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問題。
    張谷田舍
    〔唐〕鄭谷
    縣官清且儉,深谷有人家。
    一徑入寒竹,小橋穿野花。
    喧春澗滿,梯倚綠桑斜。
    自說年來稔,前村酒可賒。
    注:①張谷:華山谷名。②碓:水碓,舂米的工具。③稔:谷物成熟,豐收。
    (1)頷聯(lián)“一徑入寒竹,小橋穿野花”具體描繪了怎樣的景色?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組卷:8引用:3難度:0.5

三、文言文閱讀(一)

  • 7.閱讀下列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節(jié)選自《逍遙游》)(1)下列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 勉勵
    B.乎內外之分 肯定
    C.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 汲汲然,急迫的樣子
    D.而六氣之辯 駕馭,把握
    (2)下列選項中“而”的用法和意義與例句不一樣的一項是
     

    例句:夫列子御風
    A.奚以之九萬里南為
    B.搖尾求食
    C.吾嘗終日思焉
    D.漁父莞爾
    (3)下列選項中對本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善行能聯(lián)合一鄉(xiāng)之人,宋榮子嗤笑他們,而沒有向他們學習,這是不對的。
    B.世人都稱贊宋榮子,他并不因此奮勉,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榮子對世俗的榮譽并沒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脫俗,樹立至德。
    D.只有無所待的人才能達到至人境界。

    組卷:6引用:3難度:0.6

(二)

  •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籍寇兵而赍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取材于李斯的《諫逐客書》)(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河海不細流 擇:同“釋”,舍棄
    B.王者不眾庶 卻:退卻
    C.卻賓客以業(yè)諸侯 業(yè):使成就霸業(yè)
    D.藉寇兵而盜糧 赍:送給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是太山不讓土壤/亦天下人為念
    B.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C.今棄黔首以資敵國/項伯夜馳之沛公軍
    D.內自虛而外樹怨諸侯/趙嘗五戰(zhàn)
    (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作者對比分析“用客治國”和“逐客資敵”兩種策略,從正反兩方面駁“逐客”之策。
    B.對偶句、排比句和散句交錯,使文章兼具整齊與錯落之美;將說理和舉例結合,理足辭雄。
    C.李斯認為,做人要學泰山和大海,戒驕戒躁,謙虛謹慎,而且不能把兵器借給對方。
    D.“逐客以資敵國”與前一段呼應,闡明逐客對秦之害,結尾兩句話總括全文,宏闊有力,擲地有聲。

    組卷:22引用:4難度:0.7

四、作文(4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甘心做奴隸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
    --貝克      沒有自由的秩序和沒有秩序的自由,同樣具有破壞性。
    --西奧多?羅斯福      不能制約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自由的人。
    --畢達哥拉斯      自由是古今中外永恒的話題。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談到自由的話題,比如,學校禁止使用手機,學生就說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學校統(tǒng)一著裝,也有學生認為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論述文。題目自擬,立意自定。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