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在我國昆明舉行。大會以“生態(tài)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旨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分析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習近平總書記在本次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提到:“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br />資料二:圖1為本次大會會標,會標中包含身著民族服裝的小女孩、大熊貓、孔雀、蝴蝶、魚、梅花、浪花等元素。圖2是小明同學根據會標中的五種動物繪制的分類圖。

(1)小明同學將會標“水滴”中的動物進行了分類,如圖2所示。①表示的分類依據是動物體內有無
脊柱
脊柱
。F表示的動物名稱是
大熊貓
大熊貓
。根據體溫是否恒定,孔雀屬于
恒溫
恒溫
動物。
(2)會標“水滴”中沒有出現脊椎動物中的兩棲動物和
爬行動物
爬行動物
兩大類群,其中后一類群因為
生殖和發(fā)育
生殖和發(fā)育
擺脫了對水環(huán)境的依賴,是真正適應陸地環(huán)境的脊椎動物。
(3)云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生物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多樣性、
基因(遺傳)
基因(遺傳)
多樣性和
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態(tài)系統(tǒng)
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
基因的多樣性
基因的多樣性

(4)多種原因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
是最為有效的措施。讓我們齊心協力,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未來!
(5)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我們應該加強保護環(huán)境。請列舉出你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環(huán)境的一些做法: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低碳出行、植樹造林、垃圾分類處理等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低碳出行、植樹造林、垃圾分類處理等
。(列舉出一條即可)

【答案】脊柱;大熊貓;恒溫;爬行動物;生殖和發(fā)育;基因(遺傳);生態(tài)系統(tǒng);基因的多樣性;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低碳出行、植樹造林、垃圾分類處理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9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動物種類多種多樣,生活環(huán)境各異.下列水生動物與其分類不符的是( ?。?/h2>

    發(fā)布:2025/1/21 8:0:1組卷:4引用:5難度:0.9
  • 2.下列選項中,1、2、3之間能構成圖所示的“包含”關系的是( ?。?br />
    選項 1 2 3
    A 蜈蚣 昆蟲 節(jié)肢動物
    B 蚯蚓 軟體動物 無脊椎動物
    C 貓科 食肉目 哺乳綱
    D 娃娃魚 魚類 脊椎動物

    發(fā)布:2025/1/19 8:0:1組卷:9難度:0.7
  • 3.下列動物與其所屬類群對應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5/1/21 8:0:1組卷:8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